腹壁疝的规范化治疗
黄鹤光,林荣贵.腹壁疝的规范化治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5(12):-.doi:10./-.09053.
导读:
常言道,勿以“疝”小而不为。疝修补术看似简单,实则危及四伏,每个细节都可能涉及手术的成败,小至疝环的关闭、补片的选择及固定措施,大至各种疝修补术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发展、疝修补理念的加深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腹壁疝的修补技术发展取得不错的成就,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腹壁疝治疗的规范化推广。因此,腹壁疝的规范化治疗更应着眼于细节。原则上,一般≥4cm的腹壁疝都需要补片修补。虽然长程慢吸收补片和生物补片的问世为疝修补术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然而,并非最好的就是最对的,应根据修补的方式、条件等选择合适的补片。目前主要的补片固定措施,如缝合、钉合或胶合固定,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固定方式,必要时可联合应用。腹壁缺损的关闭对于各种疝修补术都至关重要,一可加强修补,二可降低血清肿等发生率。对于大的腹壁缺损,可灵活应用各种组织分离技术(CST),如前、后入路CST,联合侧方腹横肌松解的后入路CST(PCST/TAR)以及应用肉毒素A的化学性组织分离技术,以松解肌肉筋膜、关闭腹壁缺损,达到加强修补。同时,应掌握并合理应用各种疝修补术,如微创或小切口的Sublay补片修补术(MILOS)或腹腔镜下MILOS(e-MILOS)、杂交技术、腹腔镜经腹部分腹膜外修补(TAPE)技术等,以达到最理想的修补效果。最后,还应重视机器人疝修补术的应用前景,其操控性和稳定性较腹腔镜大大提高,在缝闭腹膜、关闭疝环等方面更具优势。总之,腹壁疝规范化治疗的推广,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和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应充分重视。福建医院黄鹤光教授就腹壁疝的规范化治疗进行了详细阐述。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