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超过62.6万例。我国属于肝癌高发区,每年全球一半以上新发病例在中国。由于肝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中晚期肝癌占到大多数,预后较差,因此肝癌又被称为“癌中之王”。
由于患者对肝癌的发病因素认识模糊,很多可防可治的肝病最终发展为肝癌,一些本可以早期发现的肝癌错过最佳手术时间,因此,希望通过对肝癌相关的常见问题进行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肝癌相关知识的了解,积极防治,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肝癌患者的预后。
哪些人是肝癌高危人群?
肝癌发生大多数在特定的人群中,这部分人也就是我们说的“肝癌的高危人群”。容易患肝癌的人群包括:
(1)慢性肝炎患者: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慢性乙肝感染者比无肝炎病史者患肝癌的机会要高出10.7倍之多。肝炎病毒(包括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人类肝癌发病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启动因素之一。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肝癌患者,则患病风险更大。
(2)肝硬化患者:有酒精性肝硬化(酗酒)、血吸虫肝硬化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肝硬化的患者,肝癌发病率增加。如合并肝炎感染则患癌风险加大。
(3)饮食中致癌物质污染:长期进食霉变污染食物、含亚硝酸盐食物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霉变的玉米、花生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明确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摄食大量的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
(4)其他慢性肝病患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
QA肝炎患者就一定会得肝癌吗?
我国是乙肝大国,资料估计有10%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在我国慢性乙肝是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临床上约90%的肝癌患者伴有乙肝病史,5%-8%肝癌患者感染有丙肝。慢性肝炎反复活动容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故民间流传有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说法。但是肝炎不是必然导致肝癌,只要积极治疗,大部分可以避免肝癌的发生。
肝癌会遗传吗?
肝癌不会遗传,但是肝癌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临床上偶尔会见到兄弟或者父子同患肝癌住在一个病房。肝癌出现家族聚集性与乙肝病毒的传播,肝癌易感遗传因素及共同生活环境有关。乙型肝炎的垂直传播,父母有可能将易感基因遗传给子女,以及共同生活环境中食物中的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肝吸虫、血吸虫感染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容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
肝癌会传染吗?
肝癌不会传染。但是临床上近90%的肝癌都伴有乙肝病史,肝炎可经体液传播,因此应该做好预防,可注射乙肝疫苗。
男性比女性肝癌发病率高吗?
肝癌的男性病人明显多于女性。一般情况下,男性肝癌病人数是女性的2-5倍。肝癌为什么以男性为高危人群,目前尚无确切的解释,专家分析认为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对某些肝癌致病因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QA肝癌会有什么症状?
临床上患者常有误区,认为肝癌肯定会有明显的症状,常有肝癌患者问为什么自己一点感觉也没有,就诊断肝癌了?实际上肝癌的起病比较隐匿,早期肝癌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属于中晚期。肝癌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胀痛不适,无食欲,乏力,体重减轻等,多数症状缺乏特异性。
如何早期发现肝癌?
早期发现肝癌的最好方法就是定期检查,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建议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对AFP升高而超声检查未发现肝脏占位者,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以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后,应作肝脏CT和(或)MRI等进一步检查。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是肝癌吗?
门诊经常见到神色紧张手拿着体检报告单就诊的患者,“医生,我得了肝癌了,怎么办?”仔细询问后得知体检发现AFP升高,等待就诊的这几天紧张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甲胎蛋白(AFP)主要在胎儿肝脏中合成,正常情况下成人血清中AFP的含量很低。临床上大约70%的肝癌患者会伴有AFP升高。但是血清AFP水平升高还可见于妊娠、慢性活动性肝炎、生殖系肿瘤、畸胎瘤、其他消化系肿瘤以及转移性肝癌等,应注意鉴别。因此需要注意,AFP升高不一定是肝癌,AFP阴性也不一定不是肝癌,作为一个肿瘤指标仅仅起到提示作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FP水平的升高多为一过性升高或呈反复波动性,而肝癌患者血清AFP升高多为稳定持续性升高,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肝癌应该如何治疗?
如同其他肿瘤一样,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肝癌的法宝。肝癌并非不治之症,以前,由于医疗条件和医学知识普及差,就诊患者多数是晚期,肝癌患者生存5年以上十分罕见,患者一旦发现患上肝癌,就等于接到了死亡通知书。现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知识普及以及高危人群筛查,通过合理治疗生存10年以上肝癌患者比比皆是。约60%早期肝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基本上可获治愈,手术切除目前仍是国内外业界公认的肝癌首选治疗手段。对于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对于肝功能特别差的小肝癌,可选择肝移植;若病灶较广泛时,可选择姑息性治疗,如介入、放疗、靶向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等,尽量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对于早期病变若选择姑息性治疗,则等于放弃长期生存的机会;而对于晚期病变若采用根治性治疗,则可能会加重病情、增加病人痛苦、加速病人死亡。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是关键。
大肝癌就是晚期肝癌吗?
当肿瘤的大小超过5公分,就被称为大肝癌。由于肝癌在早期没有特异性表现,常不会引起病人的重视,当明显感觉腹部胀痛不适,甚至摸到腹部巨大包块而就诊时,往往已是大肝癌。但是仅从肿瘤的体积不能判断出是否已经发展到晚期,实际上,如果肿瘤有完整的包膜、无多发病灶、无血管侵犯,残留肝脏预测能有效代偿肝功能,即便是紧邻大血管的巨大肿瘤,也可安全地实施手术切除。实际上,目前我们肝癌术后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40年)就是一例肿瘤直径大于10公分的大肝癌患者。
医生介绍贾户亮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外科会诊专家
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
:教授,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靶分子学会委员,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国际肝癌学会(ILCA)和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转移复发的机理、分子预测及其防治,参与多项国家,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课题研究。年11月-年5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NCI/NIH)进行合作课题研究。在Hepatology、ClinicalCancerResearch、Oncogene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参编《肝癌转移复发的基础与临床》等3本专著。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汤钊猷-建行肝癌诊疗研究奖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7项。:主要从事肝胆外科疾病的诊治。对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肝囊肿、胆囊及胆管肿瘤、胆囊结石及肝内外胆管结石等肝胆系统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开展腹腔镜肝肿瘤和胆囊及胆道疾病微创治疗。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外科周一上午09:30开始
:-
作者:贾户亮
编辑、统稿:刘丽莉
审稿:Cheer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