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并蒂花开我院开展超声D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近日,医院肝胆外科肿瘤微创治疗专业组与介入医学科合作,成功开展超声+DSA引导双介入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典型病例:患者老年女性,78岁,因发现全身皮肤黄染2月余入院。查体发现全身皮肤粘膜重度黄染。腹部平坦,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区、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腹部CT及胆道磁共振提示肝门部胆管肿瘤,肝内胆管扩张。血生化显示重度肝功能损害。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患者年龄大,身体条件差,手术切除难度大、风险极高,预后差。综合分析病情,结合病人及其家属治疗意愿,决定为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备胆道支架植入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过皮肤及部分肝组织将穿刺针(PTC针)穿刺进入胆道,再通过交换导丝将引流管或胆道支架植入胆道,达到疏通胆道、引流胆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目的。PTCD是治疗肿瘤等疾病所致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具备手术切除指征的患者,术前行PTCD可以通过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对于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PTCD可以延缓肝功能衰竭的进展,改善患者终末期生存质量,有时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唯一方法。传统的PTCD分别在超声或DSA引导下进行。二者各有优缺点。超声引导灵活、多角度、无辐射,在PTC针穿刺时有巨大优势,但是对于导丝走行和胆道实时造影显示欠佳,对于胆道支架植入更存在先天不足。DSA在PTC针穿刺第一针时存在盲区,但是在其他步骤恰恰弥补了超声的缺陷。我院肿瘤微创治疗专业组与介入医学科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利用超声和DSA双介入引导行PTCD,完美的解决了以往治疗中的难点。手术过程精准、流畅,术后患者顺利出院。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持续迭代。只有做到先进技术及时引进,适宜技术精准使用,打破固有学科壁垒,融合传统诊疗技术,才能优势互补,花开并蒂,更好的为病患服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gn/91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