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微课堂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北京重点雀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304/8714638.html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singcholangitis,PSC)是一种病因不明、相对少见的疾病,以肝内或肝外胆管炎症导致局灶性胆管扩张、狭窄或消失伴周围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肝胆疾病,重者导致管腔阻塞,可进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和门脉高压。

临床特点·

1.发病率:PSC是相对少见的疾病,但国内发病率却有逐年增高趋势,好发于25~45岁的青壮年,诊断PSC的中位年龄是41岁,相当一部分PSC患者会伴发炎症性肠病。儿童PSC患病率在成人的20%以下。儿童硬化性胆管炎以继发性为主,原发性仅占儿童硬化性胆管炎的10%~31%。

2.症状:临床表现多样,可起病隐匿。大多数病例仅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腹痛、发热、腹泻、呕吐),或各种检查时发现肝或脾肿大,部分可有黄疸。少数患儿出现急性胆囊炎、化脓性肝脓肿或胰腺炎发作。

3.实验室检查:通常伴有ALP、GGT活性升高。儿童PSC患者常具有更高的血清转氨酶水平。

影像表现·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示胆道节段性纤维化狭窄伴微囊状扩张

镜下观察·

HE×4

肝内小胆管典型改变为胆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同心圆性洋葱皮样改变

HE×10

肝内小胆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同心圆性洋葱皮样改变

HE×20

肝内小胆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同心圆性洋葱皮样改变

鉴别诊断·

1

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ASC):常见于儿童。该类患者具有PSC的胆道造影特征,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生物化学和组织学表现。血清中有IgC水平升高和抗核抗体(ANA)和/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良好。

2

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SSC):主要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及免疫缺陷综合征有关的硬化性胆管炎。LCH伴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以LC异常克隆增殖为特征,确诊的依据是在病灶中找到病理性的LC;免度组化细胞示CD1a、Langerin及S-蛋白阳性表达或电镜下找到Birbeck颗粒。免疫缺陷综合征有关的硬化性胆管炎,临床上具有明确的遗传性或获得性体液和细胞免疫缺陷;肝活检中可见慢性病毒性或机会感染的证据。

3

肝外胆管闭锁(EHBA):组织学改变主要为小胆管增生,汇管区水肿和/或纤维化,肝细胞和小胆管内胆汁淤积,炎症细胞浸润。临床有明确的肝外闭锁证据。

END

资料来源: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儿童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gw/115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