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原发性肝腺鳞癌合并原发性硬化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慢性胆道肝脏疾病,表现为肝内胆管多发性纤维性狭窄。先前的研究表明超过40%的PSC患者死亡和胆管癌、胆囊癌或结直肠癌有关。其中胆管癌是最相关的,在PSC患者中风险约7%-14%,五年生存率小于10%。

原发性肝腺鳞癌(ASC)是胆管癌的罕见亚型,占2-3%。ASC包含了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成分,临床病理表现为侵袭性,预后比其他胆管癌都要差。首次报道原发性肝腺鳞癌是在年,自此之后有一些组织学上鉴别原发性肝腺鳞癌的案例报道,本文作者报道了首例在PSC患者中发生的原发性肝腺鳞癌。

病例介绍

28岁男性,因发热和上腹痛入院,进一步诊治腹部增强CT下可疑肝脓肿。患者无吸烟饮酒史。溃疡性结肠炎病史10年和PSC病史3年。因PSC规律行内镜下胆汁引流以更换左侧胆管支架。

相关实验室检查显示总胆红素3.4mg/dl,AST72U/L,ALT56U/L,白蛋白2.9g/dl,CRP8.07mg/dl,WBC/ml,INR1.32,15分钟吲哚靛青绿储留率26%,癌胚抗原6.1ng/ml,CAU/ml,SCC5.1ng/ml。HBsAg阴性,HCV抗体阴性。

腹部增强CT显示肝脏左叶有一大小62×45mm的团块,环形强化,中心坏死(图1a)。MRI显示T1加权存在一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团块(图1b),T2加权存在一高密度团块和散在低密度区域(图1c)。PET-CT显示肿瘤18F摄取增加(最大标准摄取值9.59)。这些检查发现,尤其是炎症反应,让作者怀疑肝脓肿,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又提示肝肿瘤。

腹部超声显示存在低回声团块,伴部分高回声区域(图1d),增强超声显示异质性低回声肿瘤,乏血供(图1e)。超声引导下穿刺后进行组织学检查,显示肿瘤存在鳞状和腺样分化,诊断为鳞腺癌。

图1.a.腹部增强CT示肝脏左叶有一大小62×45mm的团块,不规则环形强化;b.MRI显示T1加权存在一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团块;c.T2加权存在一高密度团块和散在低密度区域;d.腹部超声显示肿瘤存在低回声区域,伴弥漫性高回声区域;e.增强超声显示肿瘤乏血供

遂进行肝左叶切除术,切除的组织切面是一黄白实性肿瘤,大小65×55×45mm,部分坏死。镜下发现两种成分,包括中度分化的腺癌(图2a)和高分化鳞癌(图2b)。鳞状细胞癌成分超过80%,占主要部分,两种成分间也有移行区域。免疫组化显示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蛋白7在大部分腺样上皮和移行上皮表达(图2c),但不在复层鳞状上皮内表达,而细胞角蛋白5/6在大多数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图2d)。

图2.a.腺癌,HE染色;b.鳞状细胞癌,HE染色;c.免疫染色:腺癌胞浆癌胚抗原阳性;d.免疫染色:鳞癌细胞角蛋白5/6阳性

基于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发现,患者最终这段为腺鳞癌。胆管周围表现向心性纤维化(洋葱皮样外观)提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图3)。

图3.胆管周围向心性纤维化(洋葱皮样外观)

术后1月随访检查发现病灶复发,术后2月患者最终死于腺鳞癌复发。

结论

这是首次报道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患肝腺鳞癌的病例。对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医务工作者除了考虑一般胆管癌、肝细胞肝癌和转移性肝肿瘤外,还需考虑患肝脏腺鳞癌的风险。

医博士编译自:YamaoK,TakenakaM,ImaiH,etal.PrimaryHepaticAdenosquamousCarcinomaAssociatedwithPrimarySclerosingCholangitis.Oncology.;93(1):76-80.

作者:Tracy

来源:医博士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

想要报名/体验试听

医博士执业医师考试培训课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gw/70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