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于11月27日揭晓,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医院院长、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次共选举产生67名新院士,其中医药卫生学部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是授予作出重大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杰出专家的终身荣誉,肩负领军国家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重任。
董家鸿,医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在医院和医院从事肝胆外科工作,相继担任学科带头人16年。年调入清华大学,任医院首任执行院长。
董家鸿教授是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和肝脏移植专家,长期致力于现代肝胆外科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精准外科”新理念,创立了精准肝胆外科范式,确立了病灶清除、脏器保护、损伤控制三要素并重的系统化干预策略,构建了以可视化、可量化和可控化为特征的关键外科技术系列,破解了肝胆外科手术中定位、定量、定构和精控的难题,提高了肝脏肿瘤、胆道肿瘤、肝胆管结石症、肝内胆管扩张症、终末期肝胆病等复杂肝胆病的外科治疗效果。精准外科理念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被纳入8部国家级行业指南,编入国家统编外科学教材和美国出版教科书《HeptobiliaryCancer》,成为多家国际权威学术机构CME教程的主题之一,惠及数千万肝胆病患。这一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胰腺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整形外科、介入治疗科等诸多临床专科领域,促进了当代外科理念和范式的革新。
作为当今中国肝胆外科的领军人之一,他相继创建三家全国肝胆外科病终点站式诊疗中心和示范基地,打造了三支擅长复杂肝胆道病诊疗的精英团队,救治了数以万计海内外复杂危重肝胆病患。率领团队培训了余名国内外专科医师,帮助和指导了医院开展复杂肝胆手术,主持制定了一系列临床实践指南,促进了我国肝胆外科的规范化进程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搭建了包括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等一系列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为提升我国肝胆外科的全球影响力作出了贡献。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7篇,主持制订11部行业指南。主编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3项,以合作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鉴于其对当代外科发展的引领性贡献,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美国外科学会和欧洲外科学会同时授予他外籍院士或荣誉会士。
(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网站)
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医院。
医保号: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