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郜阳通讯员曹希)肝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复杂病理理过程,以黄疸、凝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等为主要表现,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近日,海军医院(医院)肾脏病科利用人工肝技术及床旁连续液净化技术再次成功救治名肝衰合并肾衰患者。
这名患者是名内地赴新疆打工的男性工人,今年54岁。在新疆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同时伴有发热、解便等异常,医院诊治,被明确告知存在肝衰竭(胆-酶分离)、肾衰竭、消化道出、EB病毒感染等多种疾病,病情危重,医院治疗明显好转。11月8日,患者从千里外慕名来到医院就诊。
入院时,他全皮肤巩膜黄染伴瘙痒,乏力,间断恶心、呕吐,压持续于/毫米汞高,无尿三天,且多日未进食。当天检验表明,患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指标均超正常值10倍以上,同时凝酶原时间较正常延长20秒以上,双肺感染,胸腔及腹腔积液,但肝内外胆管扩张,乙肝表抗原阴性。
该院肾脏病科主任徐成钢组织团队讨论病情,认为该患者最初以消化道症状起病,而目前胆红素持续升高,转氨酶下降,凝异常,初步诊断为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率低,但病死率达20%),肝衰竭继发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病变较重,进步恶化可危及命,需要早期肝脏和肾脏的联合支持治疗。
团队立即行动起来。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即予双重浆分吸附联合连续性液透析滤过,一方面辅助替代肝脏排毒能力,清除部分肝衰竭时聚积体内的量有毒代谢产物,为自身肝细胞再恢复提供合适的条件和时间;同时替代肾脏功能,清除机体代谢产的尿素氮、肌酐、尿酸、各种胺类等代谢废物及体内多余分,减轻脏负担,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此后数天,团队持续给予非生物型人工肝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患者消化道症状逐渐改善。11月26日,患者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除总胆红素外其余各项检查基本恢复正常,经评估后出院。
徐成钢介绍,人工肝是非常有效的、实用的肝衰竭治疗技术与法,它不仅能够清除各种有害物质,改善内环境,代偿肝脏功能,为肝脏恢复和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从而使部分肝衰竭患者得以康复;而且作为肝移植前的“桥梁”,延长严重肝衰竭晚期患者等待供肝的时间,改善术前状况,提肝移植成功率。
记者了解到,该院肾脏病科于年12月起开展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技术,每年为约80例肝功能衰竭及胆红素症患者提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