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的北京,鱼肉到底还能不能吃

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www.zbxusheng.com/Special/zyzpfbdf/
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最新爆发的新冠疫情,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病毒是从欧洲方向来的,初步判定与输入性有关。有可能是污染的海产品或肉类,或者进入市场的人通过分泌物进行传播。但病毒到底怎么来的,还无法确定。因此不少中老年人问,鱼肉还能吗?如果想吃鱼或其他海鲜,要怎么吃才安全?

吃鱼好处别错过!

鱼肉属于优质蛋白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优先选择鱼肉和禽肉,建议每人每周吃鱼~g。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吃鱼会有什么好处呢?

1、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

每月吃鱼不到3次的人群与每周吃鱼1次、2~4次和超过5次的人,其患有冠心病死亡风险分别可下降16%、21%和17%。

这是因为鱼肉富含Ω-3脂肪酸,它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里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不良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数量,预防血栓生成,有增强动脉血管弹性、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2、老年痴呆症风险下降

研究发现,中老年人每周至少吃一次鱼,可降低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风险。鱼肉中富含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成分,可以促进神经网络形成、信息传导加快,还对伤亡的脑细胞起到明显的修复作用。

肠癌、肝癌风险下降

15年期间,专家对47.6万人进行调查研究表明,与不吃鱼或少吃鱼的人群相比,常年多吃鱼的人患肠癌的风险下降了12%。原因与鱼类富含多种无机盐、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有直接关系,比如磷、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和尼克酸等。

什么鱼最好不要吃!

鱼肉有这么多好吃,那是什么原因导致鱼肉对人体产生了危害呢?其实问题就出在烹饪方式上。1、生滚鱼

案例:广西横县的零先生被查出肝癌,在手术时却发现肝脏上肉眼可见长满了肝吸虫!原来,零先生酷爱吃鱼生食品,已经有20多年了……

在肝胆区域活动时,会诱发胆管炎症、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萎缩硬化等,但临床上约有1/3的患者可能因为没有明显症状,而忽视了病情。

特别提示,肝吸虫主要来自于淡水鱼虾,提醒大家尽量少生吃淡水鱼!

如果喜欢吃生滚鱼,建议用90~℃的沸水至少焯煮15秒以上,基本可杀灭肝吸虫。

2、腌制咸鱼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把中国式咸鱼列为第一类致癌物,经常吃会增加鼻咽癌的风险。有专家实验显示:吃一公斤腌制咸鱼=吸支香烟。

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是一种2A类致癌物,长期食用容易使血管扩张,产生氧化血红蛋白血液病,增加致癌风险。食入0.3~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超过3克则可能导致死亡。

3、过度烹饪的鱼

过度油炸的鱼肉的脂肪大量氧化,产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可能会增加中老年人心力衰竭或食管癌风险。

而长时间高温炖煮后,大量鱼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容易被高温破坏,影响到人体吸收,还容易使嘌呤升高,对痛风患者不利。

4、含汞量高的鱼通常情况下,体型较大的鱼且寿命比较长的鱼类,含汞量更高,比如部分深海鱼类。摄入微量的汞一般不会产生太多不良反应,但汞可以在人体内积累,很容易被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长期食用有汞中毒的风险。汞中毒后不仅会损害口腔粘膜和牙齿,还对消化道、肾脏、毛细血管等都有腐蚀作用,儿童还可能造成大脑损伤。5、野生淡水鱼现在,海洋、江河中塑料微粒、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等都比较严重,因此即便是常见的野生鱼类也不建议食用。而深山老林里的野生鱼类,则有可能食用一些有毒的菌、藻或水草,且可能存在大量寄生虫,因此更不建议食用。

如何吃鱼更健康!

鱼肉属于优质蛋白,中老年人和小孩应该如何吃鱼才健康又安全,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呢?

挑鱼小技巧

①闻味道:尽量不要买那种闻起来有酸臭味、氨水味儿的鱼。

②看鱼眼睛:尽量买鱼眼是清晰明亮、有一点鼓起的鱼。③看鱼鳃:尽量买鱼鳃是鲜红色的鱼。④看背部肌肉:尽量挑选鱼背有弹性的鱼。

注意:现杀的活鱼,可以先放冰箱冷藏2小时,经历了排酸过程再烹饪。

做鱼小技巧

1、蒸制是最为推荐的方法,能尽可能保持鱼肉完整以及营养,腥味小、肉质细腻、刺少的鱼适合蒸制,比如江团、鲈鱼、多宝鱼、武昌鱼等。

2、炒制时注意放油盐糖不宜过多,土腥味大的鱼更加适合炒制,比如鲤鱼、鳝鱼、鲫鱼等。

3、清淡水煮较好,重油重辣的水煮鱼应尽量少吃,适合肉嫩、肉多、刺少的鱼,比如鲶鱼、青鱼、鲢鱼等。

4、熬鱼汤含嘌呤、大分子蛋白质较多,痛风患者、肝肾功能低下者不宜多食。黑鱼、黄鱼、鲫鱼等适合熬汤,可与膳食纤维丰富的豆类、山药、薯类搭配。5、生吃一定要选择正规出售的、干净卫生的、少刺的鱼,比如三文鱼等,还要充分咀嚼避免被鱼刺卡喉。芥末酱料等不能代替杀菌。大妈特别提醒最近,北京新冠疫情从新发地切割进口三文鱼等海鲜的案板上检测到新冠病毒,大家不要过于恐慌,新冠病毒的宿主为哺乳动物,三文鱼和海鲜不是新冠病毒的宿主,不会感染病毒,但表面可能会因环境而存在病毒。

目前还不知道三文鱼等海鲜类产品的病毒来源于何方,专家建议大家:暂时不要生吃三文鱼。

近日,大家外出活动时要佩戴口罩,在家处理食物前后要洗手,切生熟食物时菜板要分开用。家中有小孩的,一定注意吃东西时的卫生问题。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健康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xt/66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