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王辉刘颖梅
一例拟诊为“胰头癌”患者的转归
黄小华1宁永忠2
1.医院2.医院
患者男,47岁,主因“消瘦半年,右上腹疼痛3天”入院。
一、病例特征1.患者先天性斜颈,余无特殊
2.症状:右上腹痛,小便色黄,无畏寒、发热等不适
3.体温:37℃脉搏:91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79mmHg.巩膜轻度黄染,腹部平坦,右上腹肋缘下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轻叩痛,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存在。
二、辅助检查1.腹部超声:胰头处混合回声,胰腺后方混合回声,胰腺周围淋巴结样回声,肝脏实质回声密集,胆囊增大,胆总管增宽。
2.胃镜:食管炎,慢性胃炎
3.上腹部CT:考虑为胰头区域肿瘤性病变伴腹膜后淋巴结增大;胆总管及胰管扩张,胆囊增大。
4.血常规:白细胞7.21×10^9/L,中性粒百分比73.4%
5.凝血象:Fbg5.83g/L,D二聚体1.09ug/ML
6.肝功能:TBIL16.6umol/L;DBIL8.9umol/L;ALT43.5U/L;GGTU/L;ALPU/L;尿AMYU/L
三、诊断临床诊断:胰头肿瘤、阻塞性黄疸、肝功能不全、先天性斜颈。
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肠梗阻、心肌梗死。具体内容略。
四、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患者诊断明确,可排除其他鉴别诊断
术中抽取胰腺包块脓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并取胰腺组织及胰腺周围淋巴结送病理学检查。
五、微生物学检查1.脓液常规涂片革兰染色,见下图(整体和局部)
镜下可见许多不着色的杆状细菌,俗称“鬼影”。
鬼影一般提示分枝杆菌属,于是加做抗酸染色,见下图(整体和局部)。
和医生沟通,并发出报告:找到抗酸杆菌4+
1.脓液普通培养结果:无细菌生长
按:正常情况下,封闭囊腔脓液应该同时送检厌氧菌培养。
六、病理检查手术3天后病理结果回示:1.慢性胆囊炎2.“胰头”少许胰腺组织显示慢性炎症3.“胰腺病变组织”显示化脓性炎症伴坏死4.“胰腺周围淋巴结”送检组织显示化脓性炎症伴坏死,局部肉芽肿形成。
按:病理结果否定了胰头癌,提示是炎症状态。化脓符合感染,肉芽肿符合分枝杆菌感染特征。
七、临床治疗手术当天下午,抗酸染色阳性结果回报临床。手术后48小时后,临床予以异烟肼静滴以抗痨治疗。
按:正规情况应该是先鉴定,确定是结核分枝杆菌,再启动规范三联或四联抗结核治疗。当然,结核因其特殊性,可以试验性治疗。
按:此处单药,是患者当时不能口服用药。
按:条件许可,可以先确定耐药性,再行治疗。
八、讨论八、讨论1.根据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结果,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此例“胰头癌”其实应该是分枝杆菌感染。
2.因为分枝杆菌胰头感染罕见,所以临床治疗延迟了48小时(病理是三天后回复。启动异烟肼时,病理尚无回报),体现了临床判断的谨慎。
3.时下热议诊断报告。其实此例可以发布诊断性报告,以提高临床的重视程度。
4.希望各位微生物学同仁既专业又敬业,夯实专业基础、发现专业线索,作工作中的有心人!
九、文献学习查pubmed,pancreasandmycobacterium为检索词,一共才篇文献。(pancreasandmycobacterium)or"pancreatictuberculosis"为检索词,才篇。可见感染病例之少。
近期文献如下。
●最近的综述(JGastroenterolHepatol.Feb;31(2):-8.)题目是《胰腺结核病》。文章提到,胰腺结核罕见,近期有增加。该病表现类似胰腺癌,组织学结果常常让拟诊胰腺恶性疾病的医生很惊讶。一般表现包括腹痛、体重食欲下降、黄疸、发热、盗汗、外周淋巴结肿大。CT评估很重要,不过CT无法区分肿瘤。内镜超声类似。组织学/细胞学检查显示有肉芽肿,同时抗酸染色显示有抗酸杆菌。治疗方面尚无随机或对照性研究,治疗建议类似其他结核病。标准抗结核治疗6-12个月后,一般会有良好的治愈率。
●美国文章(Pancreas.Aug;46(7):-.)提到,胰腺结核罕见,比例不到发展中国家全部结核病病例的5%,最主要侵犯部位是胰头(GastroenterolRep(Oxf),;2:-.)。
●印度病例报道(JClinDiagnRes.Nov;10(11):PD29-PD31.):女性,腹痛、呕吐、有慢性胰腺炎病史。影像学显示是恶性肿瘤。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组织显示为抗酸杆菌。抗结核治疗治愈。
●印度病例报道(OmanMedJ.Nov;31(6):-.):胰腺结核,伴典型的CA19-9升高。一度误作恶性肿瘤。按:此例提示,不要盲从肿瘤标志物,要综合判断。
●美国病例报道(EndoscUltrasound.Jan;2(1):38-40.)提到了胰腺结核误诊为恶性肿瘤,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得以确诊。培养证实是结核分枝杆菌。
●瑞典病例报道(JRadiolCaseRep.Jan;7(1):1-11.),并将胰腺结核与囊性胰腺病变进行了影像学比较。
按:此例无论在疾病发生率、诊断经过、微生物学检查意义、处置、文献资料等角度,都有可以圈点、可以学习之处。国际上多是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进行诊断和取材,国内可以考虑。
编者按:严格意义来说,此例应该完善微生物鉴定(无论是基于分离株的传统方式,还是基于原始标本的分子生物学方式)——明确种属才是感染性疾病确诊;应该测试药物敏感试验(也有分子生物学方式)——基于敏感性才能进行感染性疾病精准靶向治疗;应该进一步探究是否有其他体内感染灶——排除体内播散也是专业逻辑应有之意。不过限于局地的专业能力储备,这些可能没有尽善尽美,实际也在进一步诊治之中。此例汇报的亮点在于,一方面胰腺分枝杆菌感染罕见,另一方面实际确有误诊。虽然发生率低,但实例展示,对提高专业认识、扩大专业视野、避免直接错误诊断继而错误处置、体现微生物学检验重要性,还是很有裨益。未尽事宜,诸位巨眼,恳请海涵!
以上文章为京港感染论坛独家编辑,转载需要获得许可,并标明来源,投稿pidmic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白癜风的根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