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肝胆外科专委会支持,至本医疗和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肝胆分会学会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就精准治疗、免疫治疗和多学科诊疗等肝胆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及临床实践探索,展开热烈的讨论。
本次会议中,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孙惠川教授、医院赵海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振文教授、医院吴力群教授、医院钱红纲教授、医院陈焕伟教授、南方医医院李爱民教授、广西医院彭涛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陆荫英教授、医院宋天强教授、中医院商昌珍教授、浙江大医院张启逸教授、首都医科医院李文东教授、医院郭源教授、医院刘刚教授、医院李华教授、医院温顺前教授、西安医院王铮教授、医院王欣教授、医院魏志刚教授、医院张伟教授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朱震宇教授等众多肝胆领域的知名专家出席。
会议主席(左起):刘振文教授、孙惠川教授、赵海涛教授
目前,在肝胆肿瘤领域,精准诊疗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可供患者使用,如何在生物标志物指导下实现获益人群的优化,是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至本医疗作为中国肝胆肿瘤精准诊疗的先行者与引领者,与国内外知名肝胆领域专家达成了深度合作,将共同推动肝胆肿瘤的精准诊疗进程。
探索“医院-检测-药企”闭环生态模式,
至本发起全球大规模的肝胆肿瘤真实世界研究
宋天强教授
至本医疗是国内肿瘤检测领域的领先企业,于年起先后启动了6项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其中就包括以宋天强教授团队为主要研究者、与20多个中心共同发起的全球大规模的肝胆肿瘤真实世界研究。
宋天强教授表示,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对于精准诊疗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有效解答人群差异、依从性等临床试验难以解答的问题,积累更多来自真实场景的临床证据。以与至本医疗共同开展的肝胆真实世界研究为例,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超过55%的肝胆肿瘤患者携带可用药的基因变异。在用药前进行基因检测,将有助于精准治疗,有效提升患者临床获益的可能性。
在谈及打造“医院-检测-药企”的闭环生态模式时,宋天强教授认为,开医院、制药企业和检测公司的共同诉求,医院和检测公司,基于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探索恶性肿瘤的防治是“精准诊疗”的重要课题;对于制药企业,则能够借此精准筛选入组患者,提高试验的成功率,助力新药研发。
规范生物标志物检测,
中国首部肝胆肿瘤分子诊疗共识落地
陆荫英教授
今年2月,我国首部《肝胆肿瘤分子诊断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肝胆分会联合国家多个权威部门发布。众多专家集思广益,在系统总结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肝胆肿瘤诊疗现状,历经多次讨论和修改形成了该《共识》,对完善和规范肝胆肿瘤相关分子生物学诊疗技术及临床实践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至本是主要参与该《共识》制定的肿瘤精准医疗公司,为撰写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临床数据支持。
作为《共识》的主笔人,陆荫英教授指出,针对近年来研究结果较为明确的肝胆肿瘤相关蛋白质、基因表达层面的分子标志物在诊断、治疗、分子分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指导意义等方面,《共识》做了详尽的总结,并提出了专家指导意见,同时对肝胆肿瘤相关血清学、组织病理学、二代测序等实验室检测的标准、结果判读、报告内容及全过程质量管理等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议,旨在为一线临床工作人员普及肝胆肿瘤分子诊疗最新知识,提供科学、合理选择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的可执行依据。
近期,肝胆精准诊疗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迅速。目前已明确列入NCCN指南的肝胆肿瘤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有FGFR2融合,IDH1突变,NTRK融合,免疫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有MSI-H/dMMR和TMB。未来,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全面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将为探索肝胆肿瘤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数千例真实世界数据助力临床诊疗和新药研发,
至本检测为晚期肝胆肿瘤患者免疫联合治疗带来获益
商昌珍教授
《共识》的制定离不开临床真实案例。至本医疗科技成立四年多,为数万例肿瘤患者提供了精准诊疗服务,并与临床专家共同发起了目前全球大规模的肝胆肿瘤真实世界研究,积累了数千例肝胆肿瘤真实世界数据,为大量患者带来更精准、更明确的临床获益。其中部分案例发表于Oncologist和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为临床诊疗和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目前,免疫联合治疗是肝胆肿瘤领域的一大主攻方向,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T+A)等疗法已走进临床。商昌珍教授介绍了肝胆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随后,张启逸教授和李文东教授分别分享了两个经至本大panel产品元溯?检测后,采用免疫治疗获益的案例。
图1.TMB-H、MSI-H胆管癌患者免疫治疗获益超过26个月
图2.PD-L1阳性肝癌患者免疫治疗达CR
最后,孙惠川教授、赵海涛教授和刘振文教授总结道,肝胆肿瘤的精准治疗目前机遇和挑战并存,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可供患者使用,无疑是肝胆肿瘤医生在这个时代的巨大机遇,而挑战是如何有效精准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针对肝胆用药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显得愈发重要,未来特定肝胆类型的NGS检测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