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专题
自清华大学医院正式推出“董家鸿院士肝胆胰外科及肝移植知名专家团队”4个月以来,通过知名专家层级转诊渠道,共接收到48例高难度肝移植病患,手术成功率百分之百。首批活体肝移植手术五例小儿平均年龄仅4个半月,其中有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合并较严重肺部感染,手术均获得成功,总体术后效果良好。
医院正式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肝脏移植执业资格的批复后,年4月起,“董家鸿疑难肝胆胰疾病知名专家团队”更名为“董家鸿院士肝胆胰外科及肝移植知名专家团队”。
团队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为领衔专家,由肝胆胰外科2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及5名主治医师组成,采取层级预约诊疗的方式。肝胆胰疾病患者首诊挂知名专家团队专科号,团队成员接诊后,对于符合转诊标准的患者,由首诊医师为其预约团队的知名专家看诊,重点诊治肝胆胰肿瘤及肝脏移植,复杂胆道病、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胆病等。
知名专家团队的建设与实施,让疑难病患可以通过团队层级转诊看上“大专家”,不用再长时间排队等专家号,在满足轻、重病患不同需求的同时,有效的帮助团队成员成长,使知名专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救治疑难重症患者。
医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完善已开设知名专家团队门诊的挂号、看诊、住院等流程,同时总结以往经验,结合病患就医需求,继续推广院内其他专科知名专家团队的建设。
新闻链接
团队介绍
董家鸿院士是我国内地肝脏移植的领军人物之一,医院和医院两家肝脏移植中心,合计开展各种术式的肝脏移植例。最长存活受者已近20年,10年以上存活病例已达例。董家鸿院士团队研究并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乙肝相关重型肝炎肝移植标准,为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脏移植时机的选择提供了精准标尺,显著提高了肝移植救治成功率;明确提出终末期胆病的定义和肝脏移植适应症,为终末期胆病的救治开启了新生之门;率先利用数字影像技术,建立活体肝移植供者一站式影像评估,提高了术前评估效率,为危重的移植受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创建系列活体肝移植流出道重建和胆道重建关键技术,有效降低了活体肝移植的外科并发症,极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在董家鸿的号召下,医院已经集结了众多具有精湛移植技术的精英人才。在异体肝移植迅猛发展的同时,借助娴熟的活体肝脏移植技术,董家鸿院士团队率领由肝胆胰外科、内科、介入科组成的肝胆胰中心,联合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影像科、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等MDT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技术,通过系列关键技术创新,实现了流程标准化和风险可控化,并成功拓展应用于终末期包虫病治疗,为大批贫穷地区危重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其围术期死亡率为9.7%,仅为国际报道的一半,而临床治愈率高达86.7%,是国际报道的3倍。
团队诊疗范围
重点诊治肝胆胰肿瘤及肝脏移植,如肝细胞癌、肝脏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癌、结直肠癌肝转移,巨大肝肿瘤等;复杂胆道病、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胆病,如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胆管囊状扩张症、胆管囊肿,胰腺肿瘤、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海绵样变,终末期肝胆病等。
就诊流程
知名专家团队门诊采取层级预约诊疗的方式,肝胆胰疾病患者首诊挂知名专家团队专科号,团队成员接诊后,对于符合转诊标准的患者,由首诊医师为其预约团队的知名专家看诊。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知名肝胆外科专家、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目前安排每周二为团队患者看病。
经过知名专家诊治过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由知名专家本人预约复诊,或下转给团队其他成员进行复诊,形成双向转诊机制。非团队成员的医生也医院统一安排转到知名专家诊治。具医院的“门诊出诊时间表”。
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医院。
医保号: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