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并不是无坚不摧,有很多因素都可造成肝细胞损伤,比如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饮食不规律等!这不仅是慢性肝病的突破口,长期患有慢性肝病,肝细胞反复受损,甚至可能会发生癌变!
那么,当肝脏遭受的损伤无法恢复的时候,还有什么方法能够挽救生命呢?
《大医生来了》节目邀请到了
浙大医学院附医院院长
徐骁
大医生来了
浙大医学院附医院院长徐骁
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同时,兼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肝移植学组组长,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诊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擅长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等复杂手术。
01
介绍一下肝移植?
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当各类肝脏疾病发展至晚期,导致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的时候,外科医生们就需要通过手术取出病肝,植入健康的肝脏并让它发挥正常功能,这就是肝移植。
肝移植是用来治疗严重肝脏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
02
肝移植是如何产生的?
事实上,全球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是在美国进行的,年3月1日,美国肝胆外科医生Starzl主刀实施世界上的第一台肝脏移植手术,病人是一位3岁的胆道闭锁男孩,但是因失血过多在术中不幸死亡。随后,他还主刀了4台肝移植,手术过程顺利,但病人都因术后严重感染,最长也没活过一个月。手术技术复杂、术后缺乏管理经验导致肝移植手术在当时被形容为“三个一百”,手术时间长达个小时,术中输血多达个单位(相当于2万毫升),而术后的死亡率也是%,因此肝移植发展曾经一度停滞,直到70年代免疫抑制剂环孢素、FK等问世,加上外科技术的不断精进,肝移植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是肝胆外科的常规手术技术。
03
我们国家的肝移植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我们国家第一例肝移植是在年完成的,但此后由于缺乏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和成熟的管理技术,移植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肝移植学科发展接近有10年的时间没有明显进展。
90年到92年之间,我的导师郑树医院进行博士后深造,他主刀完成多台猪的肝移植,年,作为第一助手与范上达院士共同完成香港第一例肝移植手术,这在当时是非常轰动的。年郑院士回到大陆之后马上开展了浙江省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这是我国肝移植事业一个重要里程碑,移植界认为它掀起了我国第二次肝移植浪潮,极大地推动肝移植发展。
到年左右,肝移植的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日趋成熟,成为各大医疗中心的常规手术,现在我国共有家具有肝移植资质的医疗中心,北京、广东各有12家,上海9家,山东8家,在我们浙江有6医院。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肝移植国家,每年完成超过例肝移植,移植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位,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接近70%,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
04
肝移植的适宜人群有哪些呢?
哪些肝脏疾病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
首先,肝移植是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最有效的手段,终末期肝病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一般来说成人终末期肝病需要做移植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类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比如说我们熟悉的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我国主要以乙肝为主;酒精性肝硬化,也就是长期饮酒不当引起的肝硬化,还有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以及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
第二类是肝衰竭,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衰竭、药物性肝衰竭、自发性肝衰竭和原因不明的肝衰竭;
第三类是恶性肿瘤,我们国家成人主要是肝细胞肝癌为主;
第四类是代谢性疾病,包括肝豆状核变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糖原累积综合征等。
儿童肝移植适应证则与成人不同,主要包括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例如先天性胆道闭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造成的胆汁淤积;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也有部分是恶性肿瘤,但是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疾病谱与成人不同,主要以肝母细胞瘤为主。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加强,大家对癌症的了解逐渐深入。肝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老百姓们已经到了“闻癌色变”程度。
05
肝移植是如何成为肝癌的治疗手段的?
是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都可以通过肝移植进行治疗?
事实上,世界上最早成功完成的前10例肝移植都是肝癌肝移植,但是由于术后复发率高,造成了宝贵医疗资源的浪费,肝癌一度被认为是肝移植的相对禁忌症。然而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研究的进展,外科医生们发现部分肝癌患者移植术后能获得长时间的生存,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寻求最科学的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米兰标准是年由意大利国立癌症中心Mazzaferro教授团队提出的,主要以肿瘤的大小作为评估指标,超过5cm的肝癌不能做肝移植。
然而我国乙肝和肝癌高发,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万,每年肝癌新发病例超过30万,占全球总病例数的55%,大部分患者在确诊肝癌的时候已经进入中晚期,如果按照米兰标准来评估,他们都失去了肝移植的治疗机会。外科医生长期临床中发现,有些大肝癌患者术后并没有复发,而一些小肝癌患者术后很早就出现了复发,因此,肝癌形态学特征并不是移植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团队在郑树森院士的领导下,于年提出了杭州标准,突破终了形态学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