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助力抗疫,医院集团践行责任担当
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大同医院集团第一时间为防疫一线捐赠防护服、隔离手套、防护眼镜、手消凝胶、测温枪等防疫物资共计23.1万元;积极参加高速口体温监测防疫任务,24小时值守,从1月27日到2月22日,共计出勤人次;选送7名护士为朔州市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团队的后备人员,并进行了培训和物资筹备。总院长侯泽早在2月8日就向省政协提交了《建议武汉迅速征用医院》的建议,并在市政协远程协商会上作了《完善公共卫生建设,保障市民健康平安》的发言。
二、医院发展协会内分泌专业分会成立
侯泽当选第一届主任委员
年12月5日下午,医院发展协会内分泌专业分会成立大会在太原举行。医院发展协会名誉会长高文翔、会长张宇峰、秘书长郭定章等领导岀席了会议。按照协会章程和有关规定,选举大同医院集团总院长、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主任医师侯泽为主任委员,常委和委员都是来自于山西省11个地市的内分泌专业代表。内分泌专业分会的成立,让全省内分泌学科专业规范发展再上一个台阶,为推动全省内分泌专业的多元化合作与提升跨越新的里程。
三、朔州医院蝉联山西省“功勋企业”
年11月6日上午,“年山西企业家活动日暨山西企联第28次年会及年山西强企业发布会”在太原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的近名企业代表出席。朔州医院荣获“山西省年度功勋企业”“年山西省服务业强企业”等多项荣誉。这是朔州医院第三次登上榜单。总院长侯泽再度被评为“山西省功勋企业家”。
四、心血管技术迈向“三甲”
静脉溶栓、冠脉造影术、冠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外周血管介入术……年,医院心血管科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尤其在急性心梗的预防与紧急抢救方面,救治手段更加成熟:双源CT冠脉造影筛查、紧急静脉溶栓、大C下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达到国內领先水平。
年6月21日,朔州医院又成功完成了两例心脏射频消融术、局部静脉溶栓术,这是一次技术飞跃,填补朔州市空白。
五、微创系列技术持续革新
为支架术后病人行胆囊微创手术、为脾破裂聋哑人行脾微创手术、为74岁脑梗患者全麻下取石、经皮肾镜巨大顽石粉碎取出、10分钟完成小儿疝气微创手术、为患者根治20多年手汗顽疾……年,朔州医院再次刷新微创外科记录,微创手术每季度均突破例。
目前,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双镜联合保胆息肉切除术、胆管支架置入术、经口十二指肠镜取胆管结石、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査取石术、肠梗阻肠道支架置入术、腔镜左前纵隔胸腺肿物切除术、腹腔镜肾上腺瘤切除术、腔镜食管裂孔修补术、腹腔镜肝破裂修补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等均常态化开展。
六、肿瘤治疗技术不断突破
年1月15日和2月6日,忻州医院成功实施了两例食管上段癌三切口根治特大手术。此手医院也是特大手术,据不完全统计,这也是十余年来全忻州市开展的第五、六例手术。
年9月6日,朔州医院肿瘤科成功施行两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9月12日,朔州医院妇科又成功为一名54岁的宫颈癌患者成功施行首例腹腔镜下宫颈根治术。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朔州医院妇科在此专科技术领域的又一突破。肿瘤科成立以来,采用微创技术引进著名相关专家治疗胃肠道、泌尿系、妇科恶性肿瘤,取得很好效果。
七、集团内影像会诊中心成立
年,依托大同瑞慈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朔州现代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成立集团内影像会诊中心。采用先进的飞利浦数字化影像系统和云医疗远程服务平台,实现了影像报告在晋北(同、朔、忻)三地实时无障碍传送。瑞慈医学影像、朔州现代医学影像把早癌筛查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设备、技术、诊断优势,已服务各类影像检查60余万人次;通过影像筛査发现肺结节、肺泡腺瘤、椎管癌等各类早癌多例,房缺、器官转位等先心病上百例。与国内知名影像专家会诊后的精准诊断结果,为患者及时治疗贏得宝贵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疾病早筛查、早治疗的意识和临床诊疗水平。
八、脑科高难度手术安全升级
年9月,医院医院合作,运用显微微创技术,成功为两例脑瘤患者施行了高难度手术。其中一位患者为左侧小脑扁桃体胶质细胞瘤,另一60岁患者系左侧蝶骨嵴脑膜瘤(巨大,约6.0×5.0×6.0cm),显微镜下成功完整切除。10月,成功救治一重症脑出血(出血65ml)患者。
医院全面推行血肿清除治疗颅内出血,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微血管减压术,经鼻脑垂体瘤摘除术、脊髓空洞早期分流术、脑深部肿瘤显微切除术、颞叶癫痫手术切除术等十余项显微手术技术,抢救濒危疑难患者数千人。
九、骨质疏松门诊在同朔忻三地开设
大同医院集团在同、朔、忻三地同时开设骨质疏松专业门诊,规范防治骨质疏松。年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在同、朔、忻三地开展“强健骨骼,远离骨折”主题公益活动。此次活动由医院集团总院长、大同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专业委员会主委侯泽发起,是落实“山西省基层骨质疏松推广”的重要举措。
十、引领前沿,瑞慈医学影像接轨国际
年8月,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影像大会召开,作为17名被邀请的全国影像名家之一,瑞慈医学影像专家苗来生在“博莱科肝脏影像名家论坛”上作了题为“高端双源CT与高浓度对比剂在肝脏疾病检查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9月,结合瑞慈医学影像诊断病例撰写的论文《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冠状动脉血管炎一例》在《中国循环杂志》发表。该病例迄今在全球只有不多的几个个案报道,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的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