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三院肿瘤一科丨为什么胰腺癌早期容易被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一种癌症,同时也是预后奇差的肿瘤。胰腺癌,存在着早期容易被误诊、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特点。为什么胰腺癌早期容易被误诊?

胰腺的位置特殊,深居人体腹膜后,且体积较小,早期无明显症状、疾病进展快及化疗有效率低,这导致了胰腺癌患者预后极差,总体5年生存率约8%。

临床上常使用的B超检查对胰腺并不敏感,常规检查很难发现胰腺病变,通常需要用增强CT和磁共振进行检查。

而胰腺位置特殊,与脏器很贴近,一旦胰腺出现病变,很容易侵犯其他组织,产生一些不典型症状,诱导医生误诊。

上腹疼痛、消化不良

与胃病混淆

腹胀、腹部疼痛是胰腺癌和胃癌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而胰腺癌导致的疼痛与普通胃痛不一样,表现出来通常具有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且在饭后会疼痛加剧、范围扩大。

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就是分泌多种消化酶帮助消化。胰腺癌变时消化酶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功能,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进而导致患者进行性消瘦。

因此,若按胃病治疗后如果症状好转不明显,必须高度注意胰腺癌。

腰痛

与腰肌劳损混淆

出现腰酸,大部分时候人们会认为是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导致的,但也可能是胰腺癌侵犯到腹腔神经丛时,表现出的持续性疼痛。

胰腺癌腰痛更多的是在身体的上腹部表现,疼痛且辐射范围较广,大多向腰背部放射,疼痛在平卧时会加重,在走动时反而减轻。

但此时,病情经常多是晚期。所以,当表现出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在排除了腰肌劳损等疾病时,要考虑是不是胰腺癌才是真正的元凶。

黄疸

与肝病混淆

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胆红素浓度升高会导致黄疸,临床上表现为眼睛、皮肤“发黄”。胰头癌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有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到挤压和侵犯而引起的。

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尿色如浓茶,粪便呈陶土色。当出现黄疸,在怀疑是肝病的同时,也应当警惕是不是胰腺癌在作祟。

血糖升高

与糖尿病混淆

胰腺的内分泌功能就是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临床上有胰腺癌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诱因糖尿病病史。这是因为胰腺癌变时胰腺对血糖的调节功能下降,血糖升高,这种血糖的改变常常为突发性的。

烦渴、多饮、消瘦本来是糖尿病的重要症状,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或原来长期能控制血糖的治疗措施变为无效,也有可能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了胰腺癌。同时血糖的问题又进一步恶化胰腺,影响胰腺的正常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发热

与感冒发烧混淆

在胰腺癌早期阶段,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发热的现象,这很可能与感冒发烧的发热症状混淆。

胰腺癌引起的发热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胆管阻塞造成了继发感染。第二是癌细胞坏死,引起的吸收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yy/89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