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癌(ICC)多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多为腺癌。在原发性肝恶性肿瘤中约占10%。同时起源于肝内胆管和肝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混合型癌,该型较为少见。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ICC与HCV感染、HIV感染、肝硬化和糖尿病相关。
ICC的临床表现与HCC相似,最常见的症状是右上腹疼痛和体重减轻,大约25%的病人出现黄疸。ICC病人的AFP水平正常,某些病例CEA或CA19-9的水平可以升高。ICC在CT和MRI上表现为局灶性肝肿块,肿块周围的胆管可能扩张,增强扫描的典型表现是肿块有周边或中心强化。本病往往沿胆道浸润生长,确诊时可能已发生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
治疗ICC的有效方法是肝切除,手术后3年生存率为16%~61%,5年生存率为24%~44%。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肝内转移、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和切缘阳性。放疗和化疗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有限。
每日正能量:坚持到最后就会有希望!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泌尿外科指南,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转载文章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您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24小时之内删除;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版权。
我就知道你“在看”感谢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