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前,杨女士因反复出现餐后右上腹痛,疼痛难忍,并感腰背部酸痛不适,时伴有恶心、呕吐,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查B超提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医生建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杨女士听说要切除胆囊,非常担忧,自行上网查找资料,又听闻胆囊切除后会有消化不良,拒绝行手术治疗,经过输液保守治疗后出院。可回家没几天又出现了右上腹绞痛,医院就诊。主管医生详细告知胆囊结石的成因、危害、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杨女士表示非常理解并接受手术,在积极的术前准备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消化不良等情况。
这样的一幕,临床上不为少数,
病人就诊后时常纠结手术要不要做?
胆囊留?还是不留?
胆囊为什么会形成结石
胆囊是位于肝脏下方的一个小的梨型器官,其主要功能为储存胆汁;胆汁由肝脏分泌,当进食脂肪类食物时可排泄胆汁至肠道;胆囊结石是胆囊内形成的小石块,其成分复杂,包括胆固醇、胆色素及黏蛋白等构成。女性、中年人、多次生育史、胆囊结石家族史、肥胖、油腻饮食、缺乏锻炼及经常不吃早饭的人易患胆囊结石。
胆结石若是很小,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感觉;胆结石若是较大,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同时还可引发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疾病甚至胆囊癌变,因此,对于胆结石要尽早治疗。
治疗胆囊结石,手术切除最可靠
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主流方法有胆囊切除术,其他方法还有保胆取石术、口服药物溶石、碎石治疗4种。
其中,口服药物溶石和体外超声波碎石排石因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已经被淘汰,手术成为治疗胆结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微创保胆取石术和胆囊摘除术随即产生。在年左右,国内外曾进行过一轮保胆取石的治疗热潮,但因为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术后结石复发率过高。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疗效确切、创伤小而成为国内外胆囊结石的金标准,医院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做为治疗首选。
切除结石的胆囊后,消化会不会受影响?
首先,需要切除的是病态的胆囊,而不是正常胆囊。某些病人的胆囊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或则丧失。胆囊虽然是个消化器官,起到储存以及排出胆汁的作用(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具体来说,由肝脏分泌的胆汁会预先储存在胆囊中,进食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其次,如果切除了胆囊,没有储存胆汁的地方,进食后胆汁仍然能够排入肠道,在术后头两个月,消化高脂食物时可能稍有影响,但胆管会慢慢地代偿性扩张,某些病人会出现腹泻,这种不良反应会逐渐减轻、消失。所以,胆囊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可或缺,在术后2~3个月的时间内,只要避免高脂饮食,消化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切除后并不影响胆汁的排出,对消化影响甚小。
胆囊切除后应该要注意什么?
胆囊切除后,由于胆道的生理完整性和功能协调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患者更应该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继续保持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其次多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肠蠕动;要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粗粮,保持大便通畅;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多食鲜奶和奶制品,牛奶中丰富的钙和维生素A、D等,能抑制或减少胆酸的分泌。
来源:肝胆胰外科潘德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