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医院中医学科的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实践共识,那就是要中西医并重、两条腿走路。
来源:医院院长
第一环节
第一环节由山医院任勇院长主持。
主
题
演
讲
尚东:“西学中”典型代表的专科-专业-学科建设
大连医院是“西学中”的典型代表。医院强调在西医基础上,强化中医药,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医院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从年开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一路走来,在中西医结合领域成绩斐然,获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专科诊疗中心。在专科发展的基础上,带动了中西医临床专业及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先后获批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国中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点,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并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该院首创国际领先的SELECT中西医多镜组合诊疗理念:在以人为本、以疾病为中心的宗旨下,医院主张“内镜医师外科化、外科医师腔镜化、腔镜医师软镜化、内外科医师一体化、患者利益最大化”。“我们的特点就是文武双全、软硬兼施、中西医结合。”尚东总结。
目前,医院在SELECT中西医结合微创理念的指导下,打造技术创新一站式精准诊疗平台,在胰腺炎、胰腺肿瘤、胆管结石、胆道肿瘤等复杂胆胰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中有多种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使胆胰疾病患者得到最佳的诊治。
在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上,该院注重打造中西医结合内镜外科团队,形成一站式服务流程和体系,引导外科医生内外结合、软硬兼施,做到右手腔镜、左手内镜,围术期针药并举,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开展“西学中”培训班,在中西医结合外科等旗舰科室的带动下,全院相关科室积极开展中西医协同诊疗,努力创建国家医院。大连医科大学正在探索“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医院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多层次、系统性、全方位、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具有大连医院校的“1+X”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在尚东看来,专科专业的发展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学科在更大的平台上,又带动了专科专业的发展。
顾军:PsA-MDT诊疗体系建设与专病门诊
在顾军看来,医院发展还是科室发展,最后都要落实到专病上。医院应搞专科,有了大专科,医院才能不愁患者;科室应该搞专病,有了优势病种,科室才能患者多、效益佳。
顾军所在的皮肤科,多数是与免疫系统失调而引发的皮肤疾病。可喜的是,免疫学的发展推动了医学进步,促使多种皮肤疾病进入生物治疗阶段。当下,中国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皮肤病种类不断丰富,如,治疗银屑病的有TNF-α抑制剂、IL-12/23抑制剂、IL-23抑制剂、IL-17A抑制剂。
顾军以银屑病为例,介绍了皮肤免疫性疾病现代西医学的发展史:从20世纪50年代,糖皮质激素开始应用,开始意识到免疫机制的参与;年,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获批,开启TNF-α抑制剂治疗时代,并标志着银屑病治疗进入生物制剂时代;年,第二代生物制剂IL-12/IL-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获批;年,司库奇尤单抗首个用于治疗银屑病患者的IL-17A抑制剂在我国获批上市。“银屑病是免疫学研究临床转化的最佳实践,也意味着银屑病治疗进入最好的时代。”
而从疾病本身来看,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常有多系统共病的免疫性皮肤病,治疗本身很是复杂,需要MDT。
顾军认为,PsA-MDT诊疗体系应以皮肤科为中心,心血管、消化、风湿、内分泌、影像、超声、检验等多学科协作,打造PsA-MDT数字化病程管理平台,其中,皮肤科负责筛查、治疗与协调;其他临床科室负责相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超声与影像科负责诊断。而智能化技术,能为实现疾病诊疗的规范化提供支撑。
顾军展望,未来,皮肤科专科专病发展的整体规划思路是推广规范化的特定疾病诊疗路径、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分级诊疗协同模式、发展科学有效的专病全病程管理体系,做到以创新技术和发展模式为支撑,数字化/智能化专病专科管理平台+广泛的行业共赢合作;以科学循证和国家政策为指导基于科学和循证的疾病诊疗管理机制一定能达到共赢高效的最佳结局。
讨
论
环
节
话题一:医院在推动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有哪些举措与成效?
话题二:创新药物与医疗技术的应用对推进学科建设的意义?医院有哪些实践?
叶剑鸿: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学科医院的发展水平。厦医院推动学科建设的做法是,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专科,并以优势学科带头其他学科发展。医院在优势学科——呼吸科的带动下,胸心外科、肿瘤放量、核医学等学科都得到长足的进步。
另外,学科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要重视人才引进,尤其是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引进,能带领学科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医院自身特点,并明确所在区域的定位,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找准当地弱势专科做强;还通过流程改进,加强内部管控,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做好自己的事情,无论是面对疫情压力,还是周边环境的竞争压力,医院均能长期处于发展的快车道
刘光珍:医院是医院,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主要抓手。医院将学科分为领头羊、排头兵的优势学科,床位50~,收入万以上的二级学科和床位50张以下,收入收入万以下学科三类,并针对学科的分类给予不同的政策倾斜。
同时,医院在亚专科管理和优势病种上做文章,每个科室专门设置亚专科方向,打造亚专科团队,将每个人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来。这样通过5到10年的建设,一个好的亚专科就培养出来了,随之服务能力、诊疗水平、人才梯队培养和学科影响力也会体现出来。
在人才引进上,医院尽全力引进西医学科的带头人,弥补中医望闻问切的不足。在育才方面,医院有着院级名医-省级名医-国家名医这样一个畅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同时,医院为人才成长提供土壤,如先定岗后聘任,为人才量体裁衣,打破壁垒,完善人才队伍。另外,医院通过医联体的联盟单位,医院的优势,扩大学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对于创新药物,若仅仅使用,只是对专科提供治疗手段,医院主张通过创新药物的引进、研发给学科带来更大的影响,如培养培养研究型团队,完善了中医研发体系,等等。
徐道绲:医院,往往在当地没有硬件上的优势,应怎么样让专科高质量发展呢?我院一直秉承中医要先进,西医不落后的发展理念。在学科建设上,强调三点:一是从患者的急需点、痛点出发,医院的优势点,医院的差异点,三点合一去思考问题。
学科建设要掌握三要素:做好选择题、打好发展牌,跑出加速度。
做好选择题,首先要做好学科定位,哪些学科重点打造,哪些要一般打造。其中,中医重点专科是重中之重,强调从发挥好中医药的三个作用去打造中医学科,即:一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在重大疾病诊治中的协同作用;三是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西医为主的学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医院内部资源的优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做好swot分析。
打好发展牌,就是要给学科定目标、定战略。其中,学科带头人要清楚学科病种及亚专科定位,信念坚定;育人才,即打造有动力、有压力的人才生态环境及科学量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抓合作,医院合作技术借力。形共识,学科建设是院长工程,要人、财、物倾斜。扩影响,做好学科业内业外的各种宣传。
跑出加速度,除学科自身努力外,医院还要建立可操作的多维度量化的学科评价体系。
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由天津中医院刘新桥副院长主持。
主
题
演
讲
杨文明:以绩效为指挥棒,抓特色促内涵
当下,医院医院医院外部考核两部分。医院医院影响深远。为此,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坚持以绩效考核为“度量衡”,狠抓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坚持以绩效考核方案为“新习惯”,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以绩效考核为“风向标”,切实贯彻落实医改要求。
在这样的宗旨下,医院主张疫情防控和正常诊疗“两手抓、两不误”,实现了疫情期间“零差错”“零漏诊”“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同时,医院助力重大项目开户落地,如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圆满落成、国家中医药传医院建设项目的开工建设等;助推学专科高质量发展,打造了3个国家区域专科(中医)诊疗中心、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个国家局重点学科等一批批优秀学科,医院还领跑国际脑病诊疗能力,成为第一个以中医药单位牵头的全国神经系统罕见病诊疗协作中心;还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国家糖尿病基地。
在这个过程中,医院还助推人才团队更趋合理,优质医疗资源全面下沉,医护人员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很好地与“十四五”规划进行了有机衔接。
讨
论
环
节
话题一:“十四五”新形势下,医院对如何打造高水平学科的思考?
话题二:医院在推动国谈药品落地,促进学科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与成效?
冯煜:上海中医院医院绩效考医院第一名。
医院中,患者来源多不是初发患者,医院诊疗后,往往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身体素质差,这样的情况下,中医院要明确定位,把中西医病种做到极致。
上海中医院就将消化内科做到了极致,一方面是平台高、疑难病例多,以手术诊疗为主的消化内科分支,打造了一个腔镜手术平台,设置了30张床位的ICU;一方面,打造中医平台——脾胃病科,发挥中医诊疗特色,两大团队合力,医院业务翻了四倍,获得多项国自然,形成了医教研完美结合,共同提高。
王圣治:辽医院学科发展,强调中西医并种,中医有特色,西医不落后。
在此过程中,医院借助绩效“国考”以及DRG医院的数据,制定了学科量化考核方案。把此前数据,视为促进中医药院高质量发展的可靠工具。
同时,医院强调文化治院,创新性地提出“四明”观,即明学理(继承创新,教书育人,明辨操守)、明医理(德技双馨,救死扶伤,明辨笃行)、明情理(情暖百姓,和谐医患,明辨是非)、明真理(弘扬中医,惠及民生,明辨真伪),诠释“大医精诚”。
对国谈药品,医院采取拥抱的态度,让百姓能用到更多的国谈药品,并专门成立了药事管理委员会,积极引进国谈药。
朱美玲:深圳医院医院转医院,倡导两条腿走路。其中,医院发展的四梁八柱,同时,医院发展所用。
目前,医院每年卒中患者多人,让人佩服的是,卒中患者溶栓取栓后,西医介入科医生可以在一个小时内为患者把扎上中医特色的醒脑开窍针,真正做到了中西医的完美结合。
医院反复强调三点,一是要引入核心技术,新项目,二是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三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医院强调绩效是指挥棒,由院长定目标,定使命,将年度目标融入绩效。“绩效不能拿来主义,医院特点进行。”
综上不难看出,医院管医院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并进行深度、专业性的交流,可谓是干货满满,十分有借鉴意义。欲知更多详情,请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