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囊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原载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年第2期

胆管囊腺肿瘤(biliarycystictumors,BCTs)是一种肝脏少见的囊性肿瘤,包括胆管囊腺瘤(biliarycystadenoma,BCA)和胆管囊腺癌(biliarycystadenocarcinoma,BCAC)。因其发病率较低,目前的文献多为个案报道,缺乏典型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故其误诊误治率极高,常致患者多次手术后才最终确诊。安徽医院2003-2014年外科手术治疗BCTs19例(BCA7例,BCAC12例)。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及笔者单位经验,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制订治疗策略,以期提高对BCTs的认识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1 诊断和鉴别诊断

1.1 临床特点

1887年Hueter报道世界首例BCA,5年后Keen报道世界首例外科切除BCA[1]。从此打开了临床医师对BCTs认识的大门。但由于此类肿瘤少见,临床缺乏针对性研究,长期以来,难以在第一时间确诊并给予恰当的治疗。目前研究结果发现:这类囊性肿瘤占肝脏全部囊性病变的比例≤5%[2]。BC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5%发生于中年女性;BCAC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病。笔者单位诊断与治疗BCA发病患者男女比例为2∶10,BCAC男女比例为3∶4;BCA成年发病平均年龄为50.4岁。1例8个月男婴因腹腔巨大包块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BCA。BCAC发病平均年龄为60.1岁。BCTs生长缓慢。Thomas等[3]的研究结果显示:BCA从首发症状到接受外科治疗平均间隔时间为3年。目前至少有3例报道间隔10年以上[4-5]。多数患者肿瘤直径较大,肿瘤平均直径>10.0cm(1.5~35.0cm)[3]。BCTs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系体格检查时发现,并多被诊断为肝囊肿,临床多无症状,少数可因肿瘤较大压迫腹腔器官引起腹痛、腹胀、腹部包块、黄疸等非特异性症状就诊。

1.2 实验室检查

BCTs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血生化检查一般正常,若肿瘤压迫肝内外胆管则可出现TBil等升高。肿瘤标志物主要检查血清和囊液CEA、CA199和AFP等。AFP一般正常,若血清CEA及CA199增高,则诊断BCTs可能性大[6]。穿刺囊液CEA及CA199检测有助于鉴别BCTs及单纯性肝囊肿[7-8]。但也有文献报道单纯性肝囊肿囊液CEA及CA199也可增高[9]。Fuks等[10]检测囊液黏蛋白72,以25U/mL为界鉴别单纯性肝囊肿及BCTs,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和97%。虽然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术前BCTs鉴别诊断,但穿刺活组织检查有发生腹膜种植转移的风险[11]。因此,不建议常规行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1.3 影像学检查

BCTs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法,术前诊断较困难,临床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影像学诊断应







































颠病初期症状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zl/29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