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9日12:00-13:30,医院胰腺肿瘤MDT团队(胰腺外科、肿瘤内科、肝外科、放疗科、介入科、病理科、内镜中心、放射科、核医学科等10个科室共13名教授共同参与)在15号楼3楼多功能厅开展第92期MDT研讨会。
本次MDT门诊,共有6例病例,现选择其中2例进行相应报道。
病例1患者男性,65岁,反复腹痛、腹胀4月余。5月份患者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胀痛,外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并予以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1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右上腹胀痛,就诊于我院急诊,以“急性胰腺炎”收治入院。9月5日查上腹部平扫+增强+DWI+MRCP提示胆总管下段管壁增厚伴胰头周围炎。9月11日查PET/CT提示胆总管下段、胰头及周围淋巴结炎可能,MT不除外。IgG4为0.28g/L,淀粉酶、肿瘤标志物正常。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可,二便无殊,体重无明显变化。
影像科姚秀忠教授阅我院影像资料后认为:8月22日CT可见胰头饱满伴周围渗出,胰腺炎可能;胆总管下端有一定程度增厚。9月5日MRI+MRCP提示胆总管下端管壁均匀略增厚,均匀强化,胆管增厚部位上方胆系略扩张。胰体部小囊状分叶状囊性灶,考虑分支胰管型IPMN可能。同时可见肠系膜上静脉似受侵,且胰腺及周围软组织大片状低信号影,与单纯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不符,综合考虑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
胰腺外科吴文川教授认为:患者数月前曾发生胰腺炎,导致胰腺周围结构较为紊乱。现淀粉酶正常,肿瘤标志物正常,胆管增厚是否可能为炎症导致。
核医学科顾颖涛教授阅我院PET/CT后认为:患者肝内外胆总管扩张,胆总管下端局部管壁增厚且糖代谢增高,胰头局部糖代谢增高,周围淋巴结炎。同时可见胆总管近壶腹部有一结节状物,考虑MT不除外。
胰腺外科王单松教授认为:患者IgG4不高,且根据影像学表现不足以诊断为胰腺炎。虽然目前肿瘤标志物不高,但根据影像学结果倾向考虑可能合并有肿瘤可能,故建议进行病理穿刺活检。
经过讨论后专家一致认为:建议患者进行穿刺获取病理以便协助诊断。
病例2患者女性,71岁,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1年余。患者1年前因咯血住院,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进一步查MRI示:胰头钩突小IPMN,胰体萎缩。现患者偶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无黄疸、无腰背痛。年4月CEA:6.4ng/ml;CA19-.7U/ml;年8月CEA30.9ng/ml;CA19-.4U/ml。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前后叶脱垂伴中重度反流;三尖瓣前叶脱垂伴中度反流;主动脉瓣稍增厚伴轻度偏多反流;房间隔膨出瘤;EF60%。既往1年前曾有支扩伴咯血,肺功能提示中度通气功能障碍伴轻度弥散障碍。心率失常史20余年,胃纳佳,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影像科姚秀忠教授阅我院影响资料后认为:患者年5月MRI提示肝内多发小血管畸形。胰腺钩突可见一小囊性灶,与分支胰管相通,考虑分支胰管型小IPMN,直径约0.5cm。年8月MRI可见胰头钩突部小IPMN无明显强化,与年3月检查结果相比无明显改变。
胰腺外科匡天涛教授认为:患者胰腺IPMN影像学显示为良性,无恶变的征象。但CA19-9和CEA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存在恶变的风险,建议患者手术。
胰腺外科楼文晖教授认为:患者家属有胰腺癌病史,并且现在患者肿瘤标志物一年来有明显的升高,虽然影像学上暂无恶性肿瘤的表现。但综合考虑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和患者家属的肿瘤史,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胰腺外科王单松教授认为:患者基础疾病相对较多,手术风险会相应较大。心超提示EF值只有60%,且二尖瓣存在重度返流,肺功能检查提示通气、弥散功能障碍,故建议患者完善心内科、呼吸科相关检查,评估对手术的耐受。
经过讨论后专家一致认为:相关科室评估手术风险,如无明确禁忌,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经过1个半小时激烈讨论,第92期MDT研讨会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结束了,感谢与会的诸位教授与护理部的各位同仁,以及患者们的支持。医院胰腺团队将不断努力,优化方案与思路,引进新技术,秉承患者利益至上的原则不断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治方案。
-------------------------------------------------------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中山胰腺肿瘤中心”或扫描最下方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甘露聚糖肽片价格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