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中文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PET-CT等于PET+CT,包含PET(功能分子影像)与CT(解剖影像)的最优化组合;即同时具有PET和CT的功能,但它绝不是二者功能的简单叠加,因为PET与CT优势互补,“1+12”。PET-CT除了具备PET和CT各自的功能外,其独有的融合图像,将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代谢,可以早期诊断疾病的同时,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PET/CT工作原理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细胞是人体内的“强盗”,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代谢特点,特别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比正常细胞快,能量消耗相应增加,葡萄糖为组织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需要葡萄糖的过度利用,因此恶性肿瘤摄取的葡萄糖远远高于其它正常组织。
18F-FDG(氟脱氧葡萄糖)是葡萄糖的类似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显像剂;18F-FDG能反映体内葡萄糖利用状况。肿瘤细胞内可积聚大量18F-FDG,但是18F-FDG仅仅是葡萄糖类似物,肿瘤细胞摄取后不能进一步代谢,属于“只进不拉”,能在肿瘤细胞内积聚,经PET-CT显像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及肿瘤内的放射性分布。同时肿瘤细胞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具有相似的代谢特性,一次注射18F-FDG就能方便地进行全身显像,18F-FDGPET-CT全身显像对于了解肿瘤的全身累及范围具有独特价值。
PET/CT的优势
01
一次检查,全身显像
PET检查仅需一次显像,便能对几乎整个身体进行观察。
检查痛苦小
02
在注射显像剂后安静休息1小时左右,然后在PET检查床上平卧30分钟左右拍摄图像即可完成检查。
03
有效诊断恶性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能通过一次检查完成全身显像,可有效诊断恶性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了解组织的活动状态
04
能根据显像剂的积聚程度来了解正常和病变组织的活动状态,识别病变的良,恶性。
(医院做全身PET-CT检查)
PET/CT检查相关问答
Q
糖尿病患者能接受检查吗?
糖尿病等血糖值较高的受检者由于FDG容易较多积聚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会导致在恶性肿瘤病变的FDG减少。因此可能会导致诊断精度降低。至于能否实施PET/CT检查,还请咨询医生。
A
Q
怀孕期间或存在怀孕可能性的情况下能否接受检查?
FDG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质,怀孕或存在怀孕可能性的女性原则上不能接受检查。怀孕或存在怀孕可能的女性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A
Q
PET/CT检查能检查出微小癌吗?
即使是PET/CT,也无法发现显微镜水平的微小癌。此外,由于受到肿瘤恶性程度和肿瘤细胞种类的影响,的确存在PET/CT难以发现的恶性肿瘤。
A
Q
PET/CT检查是不是什么种类的恶性肿瘤都能发现?
由于受到恶性肿瘤发生的器官和部位的影响,同样存在PET/CT难以发现的恶性肿瘤。此外,由于FDG主要随尿液排泄,因此有时难以发现肾脏和膀胱等器官发生的恶性肿瘤。
难以发现的恶性肿瘤:
膀胱,输尿管的恶性肿瘤
肾脏癌
肝细胞癌
胃癌(部分类型)
前列腺癌
A
Q
PET/CT检查需要住院吗?
从注射FDG到显像结束仅需2~3小时左右的时间,因此无需住院。
A
Q
大概需要多少费用?
PET/CT检查根据病变种类部分可以使用医保支付。
A
关于PET/CT辐射的问题
每次说到体检,PET/CT都要经历一番质疑。
那么正常人到底能不能做PET/CT?是不是真的会被辐射致癌?
(PET/CT:这锅我不背)
咱们先来说说PET/CT到底是干嘛的。
PET/CT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示踪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反应受检者组织器官的代谢、生理和生化等情况,在相关疾病尤其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指定放疗计划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PET/CT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那么,一次PET/CT检查到底会产生多少辐射剂量呢?
受检者受到的“PET”辐射主要来自于注射的放射性造影剂,而新型的PET/CT只需要极少的造影剂,产生的辐射也就很少了,一般一次“PET”的辐射量大概为5毫西弗。
同时目前高端的PET/CT还配置了智能低剂量CT扫描,进一步降低“CT”辐射剂量,一次检查“CT”的辐射剂量大概在2-8毫西弗。
那么网上传说的“一次全身PET/CT检查相当于一小时接受正常人30年的辐射,相当于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第二天站了一天”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了。
据统计,一个人如果超重15%将缩短预期寿命2年,而每天吸20支香烟预期缩短寿命6年,而一个受到职业照射的人员(10毫西弗/年)相当于做一次PET/CT辐射,其预期的寿命缩短仅为51天,所以说PET/CT检查并不会增加受检者的致癌风险。
而最新研究表明低剂量电离辐射(小于毫西弗)不仅不具有致癌风险甚至是有益的,因为自从人类文明出现开始,人类就一直生活在低剂量辐射的环境中。
低剂量辐射使我们人类机体产生自我保护机制,抵抗疾病的产生,增强免疫力的调节,所以说受检者对于PET/CT检查辐射完全不必谈虎色变。
患者做完PET/CT后,院长为亲自患者做检查结果分析,多年的胆管扩张问题,通过PET/CT的检查后终于找到了原因。
另外,在做检查之前为患者注射的放射性造影剂,自注射开始,放射性散去需要分钟,患者检查完毕,需要在放射性封闭室观察,直到放射性散去。
医院内特意为中国客人准备了饮水机
这也正是为什么日本的服务人性化,医疗资源充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