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囊肿?
肝囊肿在体检中被发现概率极高,30~40岁人群的发病率为8%,50~60岁人群的发病率为37.8%。
肝囊肿是肝脏的囊性病变,可以理解为肝脏里出现了“水泡”,可以单个存在,亦可能多个同时存在,多发性肝囊同时合并肾囊肿,就称为多囊肝。
肝囊肿的分类
肝囊肿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先天性肝囊肿是由于胚胎时期,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所造成,一出生就存在。后天性肝囊肿可能是肝管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结果,出生时没有,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肝内出现的新生囊肿。通常所说的肝囊肿,指的是先天性肝囊肿。
体检发现的肝囊肿一般指单纯性肝囊肿,肝囊肿简单来说肝囊肿就是在肝脏组织中存在的一个小水囊。
肝囊肿有什么症状?
大多数没有症状,仅在B超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较大的肝囊肿可表现为右上腹痛或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个别会出现黄疸,腹部包块等。
由于成人单纯性肝囊肿的发病率较高,因而与其他肝病或肝外疾病并存的机会较多。因此,在确定肝囊肿引起的右上腹痛或不适时,必须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其他疾病。若肝功能异常,应考虑同时合并其他肝病的可能。
肝囊肿会癌变吗?
绝大多数的肝囊肿不会发生癌变。
有三种情况虽然极少发生,但仍应该警惕:
一、诊断错误,原本就不是肝囊肿,而是肝脏囊腺癌;
二、有较长的肝囊肿病史,随访中影像学检查发现囊肿壁从光滑发展到呈结节状,可能伴有血清CA或CA等指标水平的升高,这时囊肿可能出现癌变;
三、多发性肝囊肿有时还需要与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进行鉴别,后者往往与肝内胆管相通,如果将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当做肝囊肿治疗,将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而临床上鉴别这两种疾病,则需要加做核磁共振肝胆管成像检查(MRC)。
肝囊肿如何预防和治疗?
肝囊肿的发病原因多与先天因素有关,属于良性疾病,生长缓慢,大多数不需要治疗,定期体检复查“肝囊肿”不发生变化即可,目前还没有预防办法。而肝囊肿的治疗应视其大小、性质及有无并发症而定。
1.对于单个小于5cm的肝囊肿,如果位于肝脏实质内,没有对肝脏内的主要大血管及胆管造成压迫,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可以观察,建议每年复查超声,了解其生长情况。
2.如果造成肝内大血管或胆管的压迫,就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由肝胆外科医生评判病情,并提出治疗计划。
3.对于位于肝脏表面的大于5cm的肝囊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很简单,在腹腔镜下打开囊壁,充分引流就可以了。
4.对于小于5cm的肝表面囊肿,若没有对周围脏器造成压迫症状,可以观察,若出现压迫症状,如上腹饱胀、疼痛等,需要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总之,在体检或因不适就诊时发现“肝囊肿”,不用慌张,主动向医生说出自己是否有不适,是否有旅游或者特殊经历病史,配合医生的检查及诊疗即可。
点击小程序
守护肝脏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