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导致癌症患者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医生。
王磊他是我国着名消化内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研究人员,从医20多年,一直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却在50岁出头的年纪被诊断为胰腺癌。
一次体检,竟查出癌王晚期
“善火者焚,善水者溺”,这句话在王磊教授身上体现得淋漓极致,从医20多年,王磊教授一直坚持的医疗一线,在他的指导下,有成千上万的直肠癌患者恢复了健康。
就是这么厉害的一名教授,却最终死于自己的一生之敌“癌症”。
年体检的时候,王磊在员工体检中,却被确诊胰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肝脏,作为消化道肿瘤专家,王磊教授深知疾病的严重性,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病情发展速度很快,平均年生存率只有5%,而晚期患者活到5年的概率几乎为零。
深思熟虑后,王磊决定积极治疗,切除掉了脾脏和80%的胰腺,术后王磊的身体十分虚弱,只能躺在病床上休养。
临终前的反思,警醒众人
如果不是一拖再拖的体检,王磊也许能更早得到确诊。
医院当过副院长的他依然没有停下科研目标,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开始了二十多年的拼搏。
从普通外科医生到肿瘤专家,再到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王磊一直坚守在肿瘤外科领域,他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中国医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创新是一种精神。也是一项使命。
王磊的一生都在“赶路”,赶着为病人看病,赶着做研究写报告,赶着钻研学术……在确诊之前,他的身体已经出现明显的征兆,经常感冒发烧,浑身无力……可是因为忙于工作,一直没有做检查,就这样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王磊教授在于疾病抗争十五个后离开了人士,他在离开之前对妻子说:”我每天都很忙,没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来放松自己;我觉得自己身体非常好,但工作太忙了,累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果我能慢一点就好了,在加速的时候,我多么希望你是我的后腿,让我停下来。”
了解胰腺癌,胰腺癌可怕吗?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以40~60岁最多见,男女之比1.7:1。
多属胰管上皮细胞腺癌,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约2/3发生于胰头部,少数波及全胰。此瘤生长较快,常有早期转移,特别多见于胰体尾癌者。
对于胰腺恶性肿瘤的患者来说,一般比较严重。首先患者有可能由于胰头部位的肿瘤进一步生长之后,引起患者胆汁排泄障碍,进一步致使患者发生梗阻性黄疸。
如果患者长期肝内胆管处于一个扩张的状态,有胆汁的淤积,就会进一步形成患者胆汁淤积性的肝硬化,致使患者肝脏缩小,进一步引起患者门静脉高压以及脾脏增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腹膜腔积液的可能性。
对于胰腺恶性肿瘤的患者来说,一般在肿瘤发现的时候,多已处于肿瘤的中晚期,所以对于肿瘤的治疗来说,一般较晚,患者5年生存率一般在1%左右。
胰腺癌的前期表现
第一、胰腺癌起病比较隐匿,早期患者无明显体征,有部分患者会有上腹部和左侧肋部疼痛,到后期可能放射至腰背部疼痛。
第二、胰腺癌压迫脾静脉可导致脾肿大,当扪及无压痛肿大胆囊时为日总管渐进阻塞征,是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重要体征。
第三、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第四、患者可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改变,随着肿瘤的增大,压迫胆道时会出现发热和黄疸等症状。
结语:看完你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