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拥有例病例征象+讲座
来源:影享国际
作者:代静文
01临床病史女性,41岁主诉:体检发现肝占位1月现病史:患者1医院体检腹部超声示“脾大,内见略低回声,大小约7.1×6.6cm,边界不清”,否认发热、腹痛、腹胀、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患者遂于年11月8日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行彩超提示肝左叶增大,脾未见异常。MRI示肝肝左叶占位,直径约为12.1cm,考虑为肝癌;查血常规、肝功、凝血无明显异常。患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无明显改变。家族史、既往史、婚育史、及实验室检查无殊。
02影像腹部增强CT: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延迟期
门脉期冠状位
动脉期MIP
03解读1.该患者CT检查影像特点包括(多选)A.肝左叶旁巨大肿块影B.动脉期病灶内多发迂曲强化血管影C.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明显,程度较均匀,强化程度稍低于正常肝脏实质D.病灶由肝左动脉分支供血E.病灶边界尚清晰,邻近胃、脾、胰腺及肠管呈受推压改变答案:ABCDE
2.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单选)A.肝癌B.肝腺瘤C.FNHD.肝血管瘤答案:B
04诊断肉眼检查:切除部分肝组织,大小15x12x9cm,表面部分被包膜,光滑,可见缝钉,长9cm,书页状切开,可见扩张胆管,未见明确肿物。病理诊断:(左肝肿物)病变符合肝细胞腺瘤,紧邻被膜及离断面,生长活跃,建议密切随诊。免疫组化结果:CD34(部分血管+)
05讨论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adenomaHA)是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易出血,有潜在恶性变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影像表现与其他肝脏占位病变有很多类似之处,常常误诊,有研究显示肝腺瘤发生可能与激素类药有关。
患者一般无症状,肝功多正常,AFP不高。较大者可因压迫引起上腹部不适、腹痛,有出血倾向者并发大量出血时可致休克。病理显示肝腺瘤主要由层状或索状肝细胞和少量Kupffer细胞组成,不含有胆,腺瘤内可有脂肪变性、坏死和出血。
肝腺瘤大小不一1-30cm不等,偶可带蒂向肝外生长,CT平扫多为略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性病变,可有出血、钙化及脂肪变性,边缘光滑,有时周围可见“透明环”,为特异性表现,病理基础一般认为是瘤周被挤压的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增加而致。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减低,与正常肝实质相近。延迟期强化程度等或略低于肝实质,包膜常延迟强化与肝细胞癌相比其强化较为均匀。
MRI平扫可以反映肝腺瘤组织病理学变化,较大肝腺瘤往往在T1WI和T2WI信号混杂与病灶内易发生坏死囊变和出血有关;肝腺瘤较大时压迫周围肝实质形成假包膜,以T1WI病灶周缘低信号包膜表现明显。MRI动态增强时肝腺瘤表现为富血供肿瘤,强化信号不均匀。
总结:对于CT检查发现肝脏含脂质、囊变坏死、富血供、有包膜的占位性病变,无肝炎、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阴性患者,可以考虑肝腺瘤的可能性。此外,还需要与肝癌及FNH鉴别。
作者简介:代静文,医院放射科在读博士,师从金征宇教授,研究方向为心脏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