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硬化
(1)二维
形态:失常,肝右叶缩小,左叶代偿性增大
包膜:凹凸不平,锯齿状
实质回声:增粗、增强,不均质,肝内密布短小粗线状高
回声,可见低回声和高回声结节
肝静脉:变细,走行迂曲、僵直
门静脉:增宽,可有血栓形成
肝动脉:可代偿性增宽
继发性征象:脾大、脾静脉增宽;胆囊壁增厚,呈“双环征”;脐静脉等侧枝循环开放;腹水
2.多普勒
门静脉:血流颜色暗淡,流速降低,可呈双向甚至反向的血流
肝静脉:血流颜色暗淡,流速降低,血流频谱类似门静脉
肝动脉:血流颜色明亮,流速增高
侧枝循环:脐静脉内呈现扭曲的血流
二.脂肪肝
形态:肝脏轻中度肿大,包膜光滑,下角圆钝
实质:回声弥漫性云雾状增多、细密,圆场回声明显衰减
肝静脉:变细,显示模糊不清晰
多普勒超声表现:血流彩色信号衰减较二维明显
三.原发性肝癌
1.二维
ü肝脏内实质性回声肿块
ü边界清或不清,部分病变周围出现“晕征”(halosign)
ü内部回声:低、等、高及混合型
ü弥漫型肝癌表现为肝内满布细小高回声结节,分布不均匀,难以分辨出肿块的边界
ü巨块型肝癌病变内部可出现“结中结征”,中心可有坏死液化区
2.多普勒
üCDFI:肿块内部及周围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并探及动脉血流频谱,峰值流速高,RI0.70
üCEUS:(1)呈现“快进快出”
(2)动脉相迅速增强(由中心向周围);门脉相快速消退(轮廓清);实质相肿瘤回声低于周围已增强的正常肝组织。
3.周围组织的继发表现
ü卫星结节:肝内转移征象
ü病变周围血管受挤压移位
ü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形成
ü位于肝门部肿瘤压迫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
ü淋巴结转移可引起PV、AO或IVC旁等处腹腔及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原发性肝癌的典型特征性表现
牛眼征
环靶征
四.含液性病变
?单纯性非寄生虫囊肿
?先天性多囊肝
?肝包虫
?肝脓肿
?外伤后肝血肿
?淋巴管囊肿、皮样囊肿、囊腺瘤等
(一)肝囊肿
1.临床与病理
单发或多发,后者多见
发生机制不明确(HBD?)
生长缓慢,病程长,症状多不明显
2.超声表现
(1)肝脏形态:
肝脏可无改变或相应增大;囊肿靠近浅表部位者,肝包膜可局限性隆起;巨大囊肿可致肝形态失常
(2)囊肿:
?形态:圆形或类圆形,0.3-20cm不等,
?囊壁:菲薄、光滑整齐,两侧壁出现“回声失落”,“侧壁声影”
?内部回声:呈无回声,可有分隔
?后方组织出现回声增强效应(增强内收)及侧后方声影
?合并出血感染时,囊腔内见细小点状弱回声
(3)CDFI:
?囊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分布
?较大囊肿有时可见肝内正常动静脉血流靠近囊壁,或被囊肿挤压而移位
(二)多囊肝
1.临床与病理
先天性疾病,伴遗传倾向,可同时伴有肾、胰、附睾、卵巢、脾等多处囊性病变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病程长,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出现
2.超声表现
肝脏不规则明显增大,形态失常,轮廓不光滑
肝内弥漫性分布许多大小不一、紧密相连的无回声区,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
囊壁薄、囊肿间隔较薄
后壁增强、侧壁声影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囊腔内无血流信号
(三)肝包虫病
1.临床与病理
包虫囊肿hydatidcyst: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感染所致单房型棘球蚴病
泡形包虫alveolahydatiddisease:多房型棘球绦虫或多房泡球绦虫虫卵感染所致多房型棘球蚴病
中间宿主——人、家畜
肠道————肝脏
?内囊:厚1-3mm,内层为生发层,外层为角质层,可含子囊、孙囊,囊液含毒蛋白,具有抗原性,致过敏反应
?外囊:厚2-6cm
2.超声检查
二维超声是首选检查方法
?肝脏形态:失常,囊性占位病变的肝叶包膜隆起,邻近器官受挤压,病灶附近管道受压、走形失常,局部胆道梗阻
?包虫囊肿:圆形或类圆形囊性占位,轮廓清晰;囊壁厚、回声较强,边缘整齐,壁回声呈双层,囊壁可部分或全部钙化;囊腔内可见子囊,囊沙;
?CDFI:囊内无彩色血流信号
3.并发症
囊孢破裂、感染
过敏反应
腹腔种植
胆道梗阻
(四)肝脓肿
1.临床与病理
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可单发或多发
?症状体征:常以恶寒或寒战、高热、右上腹疼痛、肝肿大与压痛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阿米巴肝脓肿:多在阿米巴痢疾后1-3月发生,也可数年后
?单发多见,多位于肝右叶
?脓腔内充满褐色坏死组织及未完全坏死的肝组织、血管、胆管等,脓液稠厚
2.超声声像图:两类肝脓肿在图像上不易区分
(1)二维
早期肝炎期:病变区回声增高,内部较均匀,境界欠清晰
脓肿形成期:分布不均匀低回声,边界模糊不清晰,边缘回声仍高,或见小区域弱回声或无回声。临床症状明显
脓肿液化期:边缘回声高,类似囊肿,壁厚,囊腔内呈细小点状回声漂浮,或斑片状回声沉淀。临床症状最明显(高热、肝区疼痛、血常规异常)
恢复期:边缘回声更高,囊壁塌陷、变薄,内部回声显示不清晰
(2)CDFI
早期肝炎期:血流信号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增多,流速增加
脓肿形成期:内部血流信号较正常肝组织增多
脓肿液化期:周围肝组织炎症反应区血流信号增加,内部血流信号减少
恢复期:内部无血流信号,周边几无变化
五.肝良性肿瘤
肝血管瘤hemangioma
肝腺瘤hepaticadenoma
肝囊腺瘤hepaticcystadenoma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focalnodularhyperplasia)
(一)肝血管瘤
临床与病理
先天畸形,发生率0.4-7.5%
女男4:1~6:1
海绵状血管瘤单发,生长缓慢
毛细血管瘤较小,单发或多发,多见
3.超声
(1)二维
?好发于肝静脉分支边缘,无包膜,周边无暗环
?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形,大小不等
?边界清晰,边缘锐利呈高回声,不规则,“浮雕征”“边缘开裂征”
?内部回声:高回声,少部分呈低回声,或混合性,分布不均匀,呈“筛网状”、“虫蚀状”
(2)CDFI
大多数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少数可有点状血流信号;较大病灶周边可见血管绕行
(3)造影
超声造影增强CE:由边缘逐渐向中央部向心性回声增强
(二)肝局灶性增生结节FNH
1.临床与病理
多见于女性,20~50岁,多无症状
由正常肝细胞、胆管和枯否细胞组成的局灶增生
单发,右叶和尾叶多见
2.超声
(1)二维
圆形或类圆形或略呈分叶状,1-3cm多见,有菲薄包膜
边界清楚,边缘不规则
内部回声为低回声、高回声或混合回声,分布欠均匀,中心部常有星状高回声斑点(疤痕)
(2)CDFI和CEUS
CDFI:可见中心部动脉血流向结节周边放射走行
CEUS:动脉相中心至周围轮辐状快速充盈,持续至门脉相和实质相
谈谈肝脏占位的鉴别诊断:
1.肝血管瘤
2.肝癌:原发性与转移性
3.肝脓肿
4.FNH
六.肝脏创伤
1.临床与病理
病因:外伤、医源性
类型:包膜下血肿、肝实质血肿、肝破裂
3.超声
肝包膜:真性破裂、包膜下血肿
肝实质:损伤区回声低-无-混合回声
腹腔积液(积血)
七.其他疾病
(一).肝静脉阻塞
——肝静脉流出道和(或)下腔静脉上段部分或完全梗阻所致的一组征候群:肝脾肿大、门静脉高压、腹水(常伴尾叶肿大)
病因:先天发育异常、高血凝状态致血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镰状红细胞性贫血、口服避孕药、肝内占位病变、创伤、血管腔外压迫;40-60%无明确病因
超声:
?肝脏肿大,尤其是尾叶
?肝静脉不易显示或显示不清、走行迂曲、节段性扩张
?下腔静脉膈下段阻塞或狭窄
?脾脏肿大
?腹腔积液
?CDFI: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栓塞、彩色血流中断或狭窄
(二)淤血肝
声像图特点:肝脏普遍肿大,肝实质回声强度和结构基本正常。肝静脉增宽大于1.0cm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