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医院成功行胆道支架植

近日,医院内二科(肿瘤科)王定祥主任、付有义主治医师及微创介入科副主任吴涛再一次成功实施一例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复杂胆道支架置入术。该手术的再一次成功实施,标志着医院肿瘤介入技术已达本地区领先水平。

丁某,男性,69岁,年5月份确诊胰腺癌晚期,半个月来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不适,全身皮肤黄染且皮肤瘙痒难耐,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体重下降明显,多方求医治疗无好转后于医院就诊。入院后,王定祥主任详细了解了丁某的临床症状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查,腹部增强CT示胆总管梗阻伴梗阻以上胆管明显扩张。

根据患者病情体征及检查,王定祥主任考虑诊断患者为胰腺癌引起胆总管狭窄。丁某病情复杂,王定祥仔细阅读患者影像学资料,对患者全面查体后,认为目前首先要解除患者胆道梗阻,改善临床症状。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可能无法耐受常规手术,适宜为患者行DSA下胆道支架置入。该手术创伤较小,但手术过程非常繁杂,对医生技术要求非常高。

年12月31日,在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手术如期进行。介入组医师为患者顺利完成了胆道穿刺、进导丝、插管、造影等步骤,结果显示患者胆总管中上段狭窄梗阻,扩张。在我院高清DSA下借助已进入胆管的导丝,经过一系列的技术转换,为患者置入1枚胆管支架,术后造影,胆道支架位置好,胆总管通畅,造影剂顺利进入十二指肠。

手术历时1.5个小时,顺利结束。因为该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所以术中患者和医师可以正常交流,当告知患者手术已顺利结束时,他觉得不可思议,他表示非常感激,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术后,患者食纳明显好转,皮肤黄疸减退,皮肤瘙痒症消失,现已病情好转出院,后续内二科会继续跟踪随访。

DSA下胆道支架置入优势:介入治疗方法,以达到减轻黄疸的目的。内支架的置入可使胆汁按正常生理管道引流到肠道,发挥其正常生理作用,DSA引导下胆道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的有效办法。手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预后好等优点。我院此项手术的开展成功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极大的方便了患者。?

与外科姑息性手术相比,其早期并发症少,手术病死率低。高位胆管梗阻患者手术难度较大,而胆管内支架通过扩张狭窄胆管,不伤及肝门结构,建立了胆汁引流生理通道,且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签发

杨志平审核

叶军图文

付有义编辑

高寒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gw/114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