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30日,一名30岁男性患者因为“反复上腹疼痛”于我院普外二科就诊,经系统检查,腹部CT发现右肝巨大的肿瘤侵犯了身体最大的静脉血管-下腔静脉,并在下腔静脉内形成栓子(无法确定是癌栓还是血栓),最终确诊为“晚期肝细胞癌伴转移”,肿瘤治疗策略上已经无法手术治疗。
考虑到患者比较年轻,家中还有年轻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幼子,我们立即启动多科室讨论治疗机制,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介入治疗靶向治疗的初步治疗方案,治疗过程由专科医师密切随访观察,期待经过治疗后肿瘤能缩小到适宜手术切除的程度。
随后,该患者入住我院介入科,在陈君辉主任的指导下,由任毅和刘乐医生分别于2月5日,3月6日,4月24日共计三次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并坚持口服肝癌靶向药物。3月、4月复查的核磁共振,我们发现病情发生了明显改善:肝脏肿瘤已缩小,但核磁共振仍可见下腔静脉受侵犯后形成的静脉内栓子。经过4个月的坚持治疗,6月9日患者再次复查MRI,结果让患者和医生都很是鼓舞,肿瘤依旧在缩小,对腔静脉的侵犯压迫明显缓解,下腔静脉内的栓子消失了。我们再次组织多科室讨论,讨论结果认为肝脏肿瘤已经从晚期肝癌转化为偏中期的肝癌,已经具备了手术可能。
基于患者及家属强烈手术的愿望,普外二科在尹思能主任的指导下,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后,制定了精确的手术方式,由肖宏、王征夏医生团队于年6月16日全麻下行“右半肝切除术”,经过五个多小时努力,终于将肿瘤从下腔静脉上剥离,完整切除肿瘤,下腔静脉保留完好。术后由普外二科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团队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术后第二天即下床活动和进食,术后第五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第七天出院。普外二科还制定了术后综合治疗方案,以期该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传统的理念中,肝癌一经确诊为晚期,由于放化疗效果有限,后续便采取保守治疗等待患者肿瘤进展直至死亡;但是在现今肿瘤治疗的新模式下,各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和新问世的靶向药物,能对肿瘤细胞进行有效的杀灭和抑制,为外科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这名患者经过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和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治疗,成功将不能手术的晚期肝癌改变为可以行手术切除的中期肝癌,由外科医生实施了精准的肝癌切除术。患者从治疗中重获了“生”的希望,医院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我们希望更多的癌症患者能从我院多学科联合治疗中获益。
医生提醒
肝癌多由乙肝演化而来,身患乙肝的病人,不论有没有症状,医院体检。任何疾病都是预防重于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是王道。
普外二科(肝胆胰)
我院肝胆胰外科始于年,是成都市创建最早的肝胆胰专科。年率先在川内开展了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即在全国率先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胆管缝合术(该技术经专家评审曾达世界先进水平),开启了肝胆胰手术的“微创”之门。科室拥有多套先进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等精良设备,设有内镜特检室。目前我科已施行近十万余例腹腔镜手术,其中年龄最小者仅6岁,最高龄者达95岁,并为合并有心、肺、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手术量大、技术难度高、并发症少闻名省内外。在肝脏肿瘤、胰腺肿瘤及胆道肿瘤的手术治疗、胰管结石和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开展技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腹腔镜下胆管探查术、一期缝合术、三镜联合一次性治疗胆道结石(国内率先报道)、胆管修补成形术、腹腔镜下肝叶切除、肝段切除术、脾切除、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胆囊癌/胆管癌根治术,胰体尾肿瘤根治术及十二指肠镜技术、胆道镜技术等。
新技术及新业务:
1、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
2、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3、三孔法隐瘢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4、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5、腹腔镜胰体尾肿瘤切除术
6、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肿瘤切除术
7、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下端狭窄术
8、ERCP、EST、ENBD、支架置入、球囊扩张等十二指肠镜诊疗技术
特色技术及服务:
4日手术、节假日手术、“手术患者选专家全程服务”、保胆取石术、隐瘢痕手术、术后网络探视病员服务等,受到病员朋友欢迎,享有良好的口碑和声誉。
编辑:郑雯
图文来源:普外二科王征夏
预约挂号
-(庆云院区)
-(草市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