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我为什么做科普从一位胰

我为什么做科普?

科普拉近了医患关系,让老百姓获益匪浅;

科普提高老百姓的医学常识,医院就能解惑;

科普为公众普及健康知识,为防病治病起到关键的作用!

在科普过程中发现一种现象——很多原以为大家都懂的医学知识,其实大家并不了解。

上个月一位胰腺癌患者的诊治过程更让我感到普及疾病知识的重要性。

这是一位71岁的老年患者,病史特点如下:

1.患者因“腹痛一月余”就诊,

2.09-25行CT提示胰腺体部低密度影,腹腔网膜增厚伴多发结节、腹腔少量积液。

3.09-27查CA.8U/ml,稍增高;

4.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5.肠镜示结肠息肉;

6.行“腹腔镜下探查+活检术”,术中见:腹膜广泛种植性结节,病理:转移性腺癌结节;

诊断:胰腺癌伴腹腔转移,无法手术,建议患者进行化疗,

但是患者本人不知道病情,家属害怕化疗,选来选去,选择了中药治疗。。。。。。

三个月后,我在门诊看到这名患者,很瘦,肚胀难忍,腰痛,人未进门,肚子已经进门,腹水相当多了。。。。。。

-12-06,B超提示腹腔大量积液,

肿瘤指标:糖类抗原50:80.24U/mL,

糖类抗原:.4U/ml,

糖类抗原:U/ml,

均增高;

予化疗一周期,腹水明显减少,肿瘤指标明显下降。

糖类抗原:U/ml,

糖类抗原:.8U/ml;

患者能吃了,精神也好多了,疼痛也缓解了。

这不是第一例,也不是最后一例。

通过这个病例,我觉得可以总结几点:

1.生了病,要规范治疗,不要病急乱投医;

2.疾病治疗存在治疗时机,一些不正确治疗,即使无害,但是会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3.化疗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需要正确对待;

4.对治疗有疑问,可以咨询2-3医院;

5.一些所谓的偏方,秘方不可信,特别是打着“中医”旗号的伪中医!

的特点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一、可能的病因

二、临床表现

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

1.腹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

2.黄疸,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肿瘤阻塞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胰腺的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也必然会影响食欲;腹泻: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而致,脂肪泻为晚期的表现。

恶心、呕吐。便秘,呕血、黑便。

4.消瘦、乏力,胰腺癌和其他癌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

5.腹部包块

6.症状性糖尿病

少数病人起病的最初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即在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如腹痛、黄疸等出现以前,先患糖尿病,以至伴随的消瘦和体重下降被误为是糖尿病的表现,而不去考虑胰腺癌:也可表现为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或原来长期能控制病情的治疗措施变为无效,说明有可能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胰腺癌。

7.血栓性静脉炎

晚期胰腺癌患者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动脉血栓形成。

8.精神症状

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表现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

9.腹水

一般出现在胰腺癌的晚期,多为癌的腹膜浸润、扩散所致。

10.其他症状

发热,可有高热甚至有寒战等类似胆管炎的症状,故易与胆石症、胆管炎相混淆。当然有胆道梗阻合并感染时,亦可有寒战、高热。

三、检查

肿瘤标志物测定(CA19-9、CEA),B超、CT、MRI、ERCP、PTCD、腹腔镜检查、基因分析等。

四、对出现下列表现应引起重视:

1.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或腹痛,位置较深,性质也较模糊,与饮食关系不一。

2.进行性消瘦和乏力;

3.突发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症状突然加重;

4.有胰腺癌家族史的;

5.有慢性胰腺炎病史的;

6.长期吸烟、饮酒或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

五、治疗

目前根本的治疗原则以外科治疗为主,放疗、化疗为辅,并在探讨结合免疫和分子等生物治疗的新方法。

(1)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

(3)化疗

(4)基因治疗:多数仍然停留在临床前期;

(5)免疫治疗

忙了半天,感谢大宝的手绘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yy/117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