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诊室嘿,小心肝儿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71218/5941903.html

主办:

吉林日报社

长春中医药大学

协办:

长医院

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项目

荟诊室

第2期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主疏泄。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运行通畅,人体机能正常。本期,荟哥将走进长医院肝脾胃病科室,给大家聊聊有关肝病那些事儿。

本期专家:邓厚波,长医院肝脾胃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各类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胰腺炎、胃肠胰腺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

常见的肝病有哪些?

常见的肝病分为传染性和非常染性,传染性肝病首先考虑的是病毒性乙型肝炎和病毒性丙型肝炎。前者是“乙肝”,由于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的发明,现在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由于各种传播途径被切断,乙肝疫苗普遍接种,目前其发病率在逐年下降。随着小分子蛋白酶抑制剂(DAA)抗病毒药物的发明,使“丙肝”也已经可以被治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导致了非酒精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还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的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人们服用一些保健品、肝损伤药物等,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如何预防肝病?

乙肝和丙肝,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密切接触等。如输注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胎源性传播,如乙型肝炎孕妇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传播途径多半是经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性接触传播等。

针对“乙肝”可以打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就能很好地预防。但是,在此提示广大读者,乙肝保护性抗体是一种消耗性抗体,需要定期复查,定期加强接种育苗。

而“丙肝”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防治疫苗。大家要注意如拔牙、修牙、女性纹眉、纹眼线等都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去做,避免因为消毒不严格而传播这种疾病。

针对酒精性肝病就要戒酒,避免长期大量的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要控制饮食、增强运动、改善生活方式;避免过多服用药物、保健品等,防止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怎么去护肝呢?

中医讲,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肝脏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具有解毒、合成还有代谢的功能。养肝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要规律。摄入过多的脂肪或糖分,可能都会形成脂肪肝,所以饮食要规律,要清淡,合理搭配。另外,酒精也是通过肝进行代谢的,酒精引起的肝病毒在肝病中占了一大部分,建议不要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医讲,血卧归于肝,就是人在平躺时血可以回到肝脏内,可以促进肝脏功能的加强。

保持好心情。中医讲,暴怒者伤肝,因此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遇事心态要平和。

生活中护肝有哪些误区?

吃什么补什么。不要过量食用动物肝脏来“补肝”,动物肝脏脂肪含量很高,过量食用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引起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肝药不能乱用,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包括护肝的保健品也有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有的人喝酒时脸会红是因为什么?

喝酒时脸红是由于乙醛在体内迅速积累,不能被代谢,使毛细血管扩张而导致饮酒后脸红,乙醛不能被代谢,说明体内乙醛脱氢酶含量低所致,所以脸红的人是不能多饮酒的,是容易醉的。那么喝酒脸白又是怎么回事呢?主要是这类人缺少或者没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主要靠肝脏里的P酶系慢慢氧化,将其代谢出去,由此可见,饮酒后脸白的人,是不适合饮酒的,且有很大的风险。那什么样的人是能喝酒的呢,是喝酒出汗的人,喝酒说话多的人,喝酒勤去卫生间的人,有利于酒精的代谢。

H:酒精性肝病是怎么回事?

D:过量饮酒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酒精性肝病,又称为酒精性肝损伤,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肝中毒性损害,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

针对酒精性肝病现代医学没有特效药,临床治疗也只是在对症治疗。近几年中医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获得了一定的疗效。轻症一般无临床症状,应及时戒酒或者针灸、耳针戒酒,或辨证服用具有解酒护肝作用的中药,如葛花、葛根、枳椇子、陈皮、茯苓、黄芩、黄连、决明子等解酒护肝中药。

其次可以辨证选用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再有是针灸疗法,辨证选择穴位;中药保留灌肠等治疗措施。

医院专科进行诊治。

长医院肝脾胃病科经多年建设,科室不断发展壮大。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7人,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7人。

科室注重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专科特长,研究方向稳定,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突出中医特色,注重中西医诊病与辨证相结合,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医学同行的认可。在总结历代医家对各类消化病治疗经验的前提下,结合现代医学及科技手段,提出了治疗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了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对于治疗各类肝病、胆囊疾病、食道炎、各类胃炎、各类肠病、胰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其中,对于肝衰竭、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取得了先进地位,对于肝癌等消化道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方案,治疗优势明显。在外治法方面,对中药塌渍疗法、结肠水疗、针灸疗法等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项目应用于肝脾胃病的治疗进行深入总结和研究,丰富了中医药治疗肝脾胃病的方法与途径。

近年来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中医局科技进步奖9项,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批件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厅局级科研成果近30项。在研课题10余项。主、参编著作各10余部。研发院内制剂6项。是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肝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科室介绍

学术带头人:刘铁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指导教师,省名中医,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曾荣获“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长春市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急危重症、疑难杂症,尤对消化系统疾病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诊治颇有研究。

学科带头人:冷炎

长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肝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第四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继承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类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胆囊炎、胆石症、脂肪肝、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End

策划

刘怀张吉

编辑制作

李开宇张鹤张添怡

本文文章及视频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转载、修改并未注明出处的行为,我们将保留追偿损失、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zz/119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