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管囊肿

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畸形,又称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胆总管扩张症、原发性胆总管扩张、巨胆总管症。最早由Vater于年首次报到。胚胎时期胆系发育障碍或变异可导致出生后胆囊、胆管数目或形态异常、管腔闭锁或扩张等。从而引起胆系生理和病理改变。

病变主要是指胆总管的一部分呈囊状或梭状扩张,有时可伴有肝内胆管扩张的先天性畸形,而非巨大的囊肿。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约占总发病率的60%~80%。

临床表现:三联征“间歇性上腹痛、右上腹肿块和黄疸”其中,腹痛占55%~60%,肿块占60%~75%,黄疸占65%~80%。症状多出现于儿童和成年期,据统计25%的病例在生后第1年作出诊断;60%在10岁前作出诊断;23%是在40岁以上才作出诊断年龄最大者为78岁。

Alonso-lej分类分型:

Ⅰ型最多见,约80%~90%,于肝门区开始层面即可见囊肿性病变,直至胆总管。可造成对邻近组织、器官的压迫移位。肝内胆管无扩张或仅有轻微扩张,但与胆总管的扩张程度不成比例。临床多以三大典型症状为主。

Ⅱ型比较少见,约2%左右,从十二指肠壶腹部上缘至胆囊管下端。胆总管壁的一侧出现憩室样囊肿,余胆管均属正常或轻度扩张,一般无临床症状,只有在憩室巨大压迫胆总管和门静脉,才出现黄疸和门静脉高压症

Ⅲ型少见,约1.4%~5%,胆总管向十二指肠内突出而形成胆总管末端的囊状扩张。

Ⅳ型多发性囊状扩张,又分为两个亚型即:肝内、外段多发囊状扩张和肝外段多方囊状扩张。

Ⅴ型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由年Caroli首次报到,属于先天性染色体缺陷引起,也叫Caroli病。分为两类:单纯性肝内胆管扩张合并胆管炎和胆道结石,无肝硬化;另一种为合并小胆管增生纤维化而致肝硬化和门脉高压,可以恶变。

Alonso-lej分类分型与临床分型关系

影像诊断要点:

肝外型CT:扩张的胆管呈水样密度的囊性肿块,大小约2~16cm,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囊壁薄,肝内胆管正常或轻度扩张。

肝内性CT:肝内多方大小不等无强化的囊性病灶,囊与囊之间可见小的胆管相连。增强扫描有时见“中心点征”即囊状包绕伴行门静脉小分支,血管进药表现囊内强化的小圆点影。

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MRCP可清楚显示肝内扩张的胆管。

MRI示:肝门区一“蚕豆状”病灶,肝内远端亦可见许多结节状及条索状异常信号影

MRCP(图1、2):胆囊扩大,肝门区有一圆形囊状病灶,肝内胆管远端可见许多小圆形囊状病灶,呈“葡萄状”

鉴别诊断

1.肝囊肿:囊与囊之间无小的胆管相连。增强扫描时没有“中心点征”。

2.肝脓肿:脓肿壁较厚,而且强化,脓肿由于其特殊病理情况,多数表现为“靶环征”强化特点。

3.肝多方转移瘤:具有原发病;多数动脉期边缘强化,门脉期病灶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平衡期强化减低;“牛眼征”强化特点;









































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
广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zz/13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