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突破医院普外科成功为84岁老人实

北京皮炎的医院 http://health.zgny.com.cn/b/b5/

“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

近日,我院普外科成功为一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实施手术。患者84岁,全身黄染,伴随偶发低烧,无腹痛,全身瘙痒等症状。患者首先在外院就诊,经增强核磁检查诊断为肝门胆管癌伴十二指肠淋巴结肿大,后来我院肿瘤放疗科就医,经多学科会诊后转入普外科。

患者行腹部增强CT检查显示:肝内胆管,最大内径约13mm,肝门区胆管局部管壁增厚,可见结界状稍高密度影,大小约14.5*12.0mm,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动脉期强化CT值约69HU,静脉期CT值约99HU,延迟期CT值约91HU。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肝门部胆管癌诊断明确!随即,经过仔细阅片分析,结合病人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崔勇主任认为患者肝门部胆管癌还是有机会手术根治!于是立即安排完善术前准备,择日进行手术。

这个消息,无疑给患者家庭带来了希望。“这是一台难度极高的手术。”崔勇主任表示,“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关键,是要将肿瘤完整地根治性切除、规范彻底的淋巴清扫和恢复胆肠通道的完整性。”而患者的肿瘤长在肝门部,位置深,在术中不好显露,肿瘤又容易侵犯肝实质和血管,增加手术难度。

“更为重要的是,肝门部的血管纵横交错,又是门静脉、肝动脉、胆管这三大管道系统进入肝脏的重要关口,此处的手术,可以说是肝胆外科手术的‘雷区’,极易损伤血管造成灾难性后果。”崔勇主任表示道。

密密麻麻的血管遍布肝脏内部

但是,若不及时手术,不仅患者症状得不到缓解,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将更加失去治疗机会,也同样面临肝功能衰竭的威胁,肝脏一旦出现功能衰竭,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巨大的挑战摆在普外科团队、患者及家属面前。但是,生命至上!普外科从建科起就秉承一个理念:不放弃任何一名患者,精益求精,竭尽全力,成为患者最后的希望!崔勇主任立刻组织普外科团队进行手术前讨论,以及与患者及家属仔细解释沟通,最终,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手术方案。

3月15日,患者被送进手术室。

虽然肝门部胆管癌被公认为肝胆外科难度及风险最大的手术,但是,由于术前已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应对方案,加上崔勇主任多年的外科手术经验,手术进展非常顺利,肝十二指肠韧带“脉络化”,根治清扫比较彻底,12a、12b、12p、8a、8p淋巴结等全部切除!历经6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继续给予患者抗感染、护肝、补液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3天开始下床活动,6天开始半流食。经复查,患者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胆管的恶性肿瘤,一般都以胆管梗阻引发的黄疸为重要发病信号,不同的是当远端胆管癌发生黄疸时,癌症相对较早期,一旦肝内胆管癌发生黄疸了,一般都是中晚期了。值得注意的是,胆管癌常常容易与胃病、胆囊炎等疾病症状相混淆。这种病多发于中年人,男性比女性多。一旦出现黄疸、腹痛、发烧、体重减轻、皮肤瘙痒等症状,需高度警惕,立即就医。

专家介绍

崔勇,医学硕士,普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从事普外科工作30余年,擅长胃肠道胆管胰腺肿瘤的诊治,对外科微创手术及微创治疗有较深的研究,熟练掌握腹壁疝、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可完成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的射频消融术及乳腺结节的微创旋切手术。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4部。目前兼任辽宁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胰腺外科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供稿:普外科赵乐

编辑:孙源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zl/92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