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苏之望索凡替尼有望突破胆道肿瘤治疗困

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BTC)约占消化道肿瘤的3%,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胆囊癌(GBC)和胆管癌(CCA)[1]。因为该瘤种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转移、预后差,多数患者就诊时即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治疗难度大。随着临床对于BTC分子生物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胆道肿瘤治疗近年来各种方案百花齐放,全面进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时代。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上,索凡替尼单药用于晚期胆道肿瘤二线治疗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发布,16周无进展生存率(PFS%)为46.3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3.7个月,mOS为6.9个月,彰显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2]。此外,目前一项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的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NCT)正在开展中,旨在研究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晚期BTC的疗效与安全性。

本期将分享两例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BTC的病例,并邀医院张宗利教授为我们进行精彩点评,希望为临床BTC治疗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张宗利教授

医院普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胆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学会委员

医院协会肝胆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学分会肝脏专业学组副组长

山东省管理协会肝胆胰病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协会肝胆胰数字医学及荧光导航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肝胆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程翔

华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长期从事肝胆恶性肿瘤外科治疗,年肝癌手术量超过二百台,并对肝,肺原发性肿瘤及转移癌积累了大量病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清

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淄博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肝胆学组组员

淄博市妇幼保健协会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委员

病例分享

肝内胆管癌两例

患者,女性,34岁。

-07-27

患者于年7月自觉上腹部胀痛,CT增强扫描提示(图1):1、肝左叶巨大占位,大小约10.4cmx5.8cm;2、门脉癌栓;3、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肿瘤标志物:CA.2U/ml、CA.9U/ml、AFP(-)、CEA(-)。遂收入院进一步治疗。

图1-腹部增强CT

-07-28

穿刺活检诊断BTC,TACE治疗初步控制疾病进展

治疗方案:经皮穿刺活检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脏穿刺病理:肝内原发胆管细胞癌。

免疫组化染色示癌细胞:CK19(+),CK7(+)、Villin(+)、CK20(-)、BAP1(弱+)、SMAD4(+)、Hepatocyte(-)、CDX2(-)、Ki67(LI:约60%)。

-08-10

治疗方案:索凡替尼mgqd+信迪利单抗mg+贝伐珠单抗mg,用药2周期后复查肿瘤标记物转阴,继续用药2周期后肿瘤控制,遂接受肝部分切除+微波消融术。

术后病理显示符合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细胞癌伴干细胞特征-胆管细胞型。

图2-病理图片

-08-16

术后复查腹部CT:

图3-腹部增强CT

-12-07

术后继续予以索凡替尼mgqd+信迪利单抗mg+贝伐珠单抗mg的三联方案。

用药4周期,并复查腹部CT:

图4-三药联合4周期后复查CT

-12-20

手术方案:肝叶切除术+肝微波消融术:术中见腹腔重度粘连,肝右叶、中叶、左叶多发肿瘤,大部分呈坏死状,最大约5cm*8cm大小位于肝左叶,门静脉内见纤维化性癌栓。

图5-肿瘤大体标本

术后病理:结合临床符合低分化癌广泛坏死。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残影:PCK(+),Glypican3(部分+),Hepatocyte(-)。

图6-病理图片

术后复查腹部CT:

图7-术后复查腹部CT

患者,男性,71岁。

主诉:腰痛伴下肢无力1月余,CT发现肝肿物20余天。

1.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分期cT4NxM1,IV期(AJCC/UICC第8版)]

2.腰椎转移癌

3.肺结节

-08-16

治疗之初,患者及家属商议后拒绝化疗方案,要求试用一线靶免联合方案。遂自年8月16日起行卡瑞利珠单抗mgq3w+索凡替尼mgpoqd,共治疗4周期。治疗期间患者曾出现乏力症状,对症处理后好转。与此同时,患者腰痛症状逐渐缓解。

-11-03

及时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调整药物方案

患者因“双下肢及面部水肿2天”再次入院检查。其中肌钙蛋白0.ng/ml、肌红蛋白ng/ml、AST.8U/L、乳酸脱氢酶.5U/L、肌酸激酶U/L,余下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故考虑诊断“免疫相关性心肌炎”、“肌炎”。暂停免疫药物,并予以NSml+甲泼尼龙80mg-60mg-40mg-30mgivdripqd。心功能相关指标相继恢复正常。

图8-停免疫药物并激素冲击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好转

肝肿瘤较先前明显缩小,评价近期为部分缓解(PR)。

图9-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前后对比

肺部转移瘤消失

图10-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前后对比

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趋势: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期间,患者相关肿瘤标志物指标均呈下降趋势。

图11-肿瘤标志物下降情况

1、由于患者目前出现免疫性心肌炎和肌炎,故暂停免疫药物,口服索凡替尼单药(mgqd)。后续需更换其他类型PD-1/L1,继续应用靶免联合治疗方案;

2、完善PET-CT,如无远处转移(腰椎除外),后续可继续口服索凡替尼靶向治疗。

专家点评

目前晚期BT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为顺铂联合吉西他滨(GC),但有效率低、生存获益有限,中位总生存期(mOS)不超过1年(ABC-02研究)[3],且进展后的患者无标准治疗方案,可见胆道肿瘤领域面临着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近年来,在靶向药物初露头角的同时,与免疫治疗联合的应用在BTC治疗中捷报频传,也给胆道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启发。

由于BTC的发生和发展是多途径、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晚期或转移患者,单一治疗方案的效果往往不佳。为提高BTC由不可切除转化为可切除的成功率并改善预后,采用两种或多种方案联合转化治疗或成为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以上两个病例中,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晚期BTC患者,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让患者获得宝贵的手术机会,这也为BTC转化治疗的探索带来希望和启发。BTC的靶免联合转化治疗已经有了小样本的临床研究结果[4],显示出一定的临床前景。具体何种联合转化方案能使哪类亚型患者获益,还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探索。

在靶免联合治疗方向上,索凡替尼的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证据。首先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DCR达79.3%,ORR达34.5%,mg组的DCR达%,ORR达63.6%[5],反映出索凡替尼联合免疫治疗针对多个瘤种或有一定的疗效。其次,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I期临床研究也正在开展中,其中纳入了晚期胆道癌患者,将验证索凡替尼联合免疫在胆道肿瘤领域的应用价值。与免疫药物联合的表现,主要是由于索凡替尼具有抗血管生成+抗TAM细胞联合免疫治疗的协同机制,和免疫检查点药物联用具有“1+1+1>>3”的叠加效应。期待能够看到索凡替尼未来在胆道领域更大突破,为胆道肿瘤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本材料由和黄医药提供支持。本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而非针对一般公众,亦非广告宣传。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请勿分发或转发本资料。

参考文献:

[1]、《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

[2]、ASCOe

[3]、VivekSubbiah,etal.DabrafenibplustrametinibinpatientswithBRAFVE-mutatedbiliarytractcancer(ROAR):aphase2,open-label,single-arm,multicentrebaskettrial.TheLancetOncology.August17,.

[4]、ZhangQ,LiuX,WeiS,ZhangL,TianY,GaoZ,JinM,YanS.FrontOncol.Nov24;11:.

[5]、LuM,CaoY,GongJ,etal.AbstractCT:AphaseItrialofsurufatinibplustoripalimabinpatientswithadvancedsolidtumor[C]//Proceedings:AACRAnnualMeeting;April27-28,andJune22-24,;Philadelphia,P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guankuozhangdg.com/dzzz/11409.html


当前时间: